政府新聞網特寫影片︰貼心安排 病童感窩心 (2018年12月9日)
文字稿
全港首間兒童醫院,本月18日起分階段投入服務,放射科、藥劑部、病理科等,同步投入運作,一班專業人員備就緒,陪伴病童對抗病魔。
香港兒童醫院放射師麥依琪:
我是放射師麥依琪,工作超過十年,主要負責操作醫療器材,為病人掃瞄影像,用作診斷,去年10月左右加入兒童醫院。
過往我們為兒童檢查時,特別是年幼的小朋友,很多時都會掙扎,家長也會感到困難和無助。
來到兒童醫院,我們採購了很多相關儀器,幫助他們進行檢查。室內設計也營造較親切氣氛,例如磁力共振中心以海洋為主題;我們的影音系統,有一副像潛水鏡的眼鏡和耳機,他們戴上後,可一邊觀看喜愛的電影,一邊接受檢查。
在超聲波檢查室,因為超聲波檢查,需要在較暗環境下進行,我們就採用星空的概念,關燈後,小朋友可以看見牆上發亮的星星。我們也預備了星星給他們,完成檢查後自行貼在牆上,作為鼓勵,過程中可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幫助他們減低不安情緒。
香港兒童醫院藥劑師吳浩文:
我是香港兒童醫院的藥劑師,2011年於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後,便投身這行業。2016年調任至香港兒童醫院,日後將主力跟進兒童腫瘤科臨床藥劑服務。
大部分市民接觸藥劑師,往往都是見醫生後,到藥房領取藥物的幾分鐘。其實近年來,很多藥劑師已跳出藥房的框框。我們在病房與跨專業團隊,提供專業意見,改善病人的藥物治療方案。
由於兒童醫院主力處理較複雜個案,所以我們決定在兒童腫瘤科,展開全新藥物輔導服務,為新確診白血病的病童及其家長,講解化療過程,每種化療藥可能導致的副作用,和相應處理方法,希望他們明白化療的重要性,更懂得跟從醫生指示,準時服藥,服用正確劑量。
香港兒童醫院醫務化驗師黃嘉健:
我是一名醫務化驗師,在這工作崗位已12年,2014年加入兒童醫院籌劃組,協助病理部門的初期籌劃工作,我們的工作對治療病童起關鍵作用,我們協助醫生診斷病人患上什麼疾病,從而對症下藥。
另外,治療過程中,我們也協助監察治療進度。我們的化驗結果也有助醫生,預測病人的康復機會。
小朋友體型小,血量也相對少,血液樣本不足夠化驗時,我們也不想他們再次抽血,因為他們會害怕。
我們選購儀器時,便選購一些,相對只需要用少量血液樣本的儀器,希望達致兒童醫院,以「兒童為本」的理念。
旁白:
兒童醫院啟用初期,會開設腫瘤科、腎科,和先天性新陳代謝科專科門診。至於住院和日間服務,則於明年陸續提供。兒童醫院不設急症室或普通科門診。醫院設計以「兒童為本‧家庭友善」為目標。兩座大樓之間的中央復康康花園,設置動物園藝雕塑和滑梯等遊樂設施,營造輕鬆愉快氣氛。病房內,病床旁設有摺床,方便家長陪伴照顧病童。醫院綜合復康中心的水療池,池底可因應病童身高升降,調較水深,行動不便的病童,也可坐在輪椅上,進入水療池做運動。
香港兒童醫院行政總監李子良:
兒童醫院照顧的小朋友,都是患危重病,需要長期住院,或接受高危手術的小朋友,所以我們希望兒童醫院的設計,能令整個環境,成為不像醫院的醫院,讓他們減少憂慮和恐懼。
兒童醫院讓所有照顧病童的醫護人員和病人組織夢想成真,希望兒童醫院能提升兒科服務水平,把最複雜、最不常見的疾病集中起來,讓我們的醫護人員累積經驗,並把最好的治療方案統一,在臨床服務、科研和人才培訓方面,達到卓越水準。最後是我們的病童,及其家庭可以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