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管理局
網站地圖

關於香港兒童醫院

專題文章 (印刷媒體)

扮演救護員提升學習投入度 治療犬減輕憂慮
兒童醫院多元化活動助病童積極面對疾病

2025年9月2日
成報

專題文章:扮演救護員提升學習投入度 治療犬減輕憂慮 兒童醫院多元化活動助病童積極面對疾病
(承蒙《成報》准予轉載,謹此鳴謝)

香港兒童醫院專門集中處理嚴重、複雜、不常見,及需要跨專科治理的兒科病症,在此接受治療的病童年紀輕輕便要接受各種艱辛治療,承受非一般的壓力。在剛過去的暑假,院方為病童安排了兩個別出心裁的活動,既有趣又具教育意義,幫助他們積極面對疾病。

病童經常要到醫院覆診,有時更因緊急狀況要由救護車送院,難免對救護車感到恐懼。今年七月,香港兒童醫院病人資源中心、模擬培訓中心、重症治療運送團隊和香港消防處救護員會合辦了「一日小小救護員」活動。七十多名病童及家人在一班救護員義工、醫生和護士的帶領下,深入了解救護員的日常工作,包括如何使用各種維生儀器和裝備拯救傷患。小朋友穿上醒目制服,扮演救護員駕駛急救醫療電單車,跟著口訣學習心肺復甦法,更有機會登上救護車,一嚐為患者進行急救的滋味,感到非常興奮。

小朋友穿上迷你救護員制服,在救護員的指導下進行心肺復甦法,做得有板有眼。後面是香港兒童醫院用作培訓醫護人員的退役救護車。
小朋友穿上迷你救護員制服,在救護員的指導下進行心肺復甦法,做得有板有眼。後面是香港兒童醫院用作培訓醫護人員的退役救護車。
病童實景學急救

為活動牽頭的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池月兒表示,模擬培訓中心特別借出平時用作訓練醫護人員進行緊急運送的退役救護車和醫療人偶,讓病童及家長在安全又真實的環境下模擬急救流程,不但提升學習投入度,更能減輕他們一旦需要使用救護車服務時的壓力和恐懼。病人資源中心社會工作主任林鳳翹補充,病童學習心肺復甦法可增加掌控感,亦可充分理解救護員進行急救程序的目的是幫助患者穩定身體危急情況,有助他們在接受治療時更加配合。

在真實的救護車內學習為患者急救,參加者特別投入。
在真實的救護車內學習為患者急救,參加者特別投入。
病童認識救護員出勤時使用的各種醫療器材,還有機會親身體驗其功能。
病童認識救護員出勤時使用的各種醫療器材,還有機會親身體驗其功能。
治療犬撫慰心靈

可愛的小動物能撫慰人心,病人資源中心上月亦與義工團隊合作,首度將治療犬帶進兒童醫院。當天有六隻經認證的治療犬前來探訪病童,包括金毛尋回犬、貴婦狗、松鼠狗等,牠們都溫馴友善,並通過訓練及考核。病童有機會暫時離開病床,與小狗一起玩遊戲、餵食和拍照,臉上綻放真摯笑容,度過了溫馨歡樂的時光。林鳳翹表示,有研究發現撫摸狗狗和跟動物互動能支援病童的情緒,減輕他們面對疾病和治療的憂慮。動物輔助治療師亦分享了跟狗狗溝通相處的技巧,讓病童學習到互相尊重及愛護動物的精神。

兩項活動都得到病童及家長們的正面回饋及肯定。醫院會繼續為病童家庭舉辦多元化活動,配合身心需要,為他們打打氣,重拾動力對抗病魔。

動物擁有療癒人心的神奇魔法,與動物相處可緩減病童的焦慮。
動物擁有療癒人心的神奇魔法,與動物相處可緩減病童的焦慮。

撰文:醫院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