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童故事
剑击小子再上征途
![]() ![]() 某周六,铭熙踩单车后说无力行路。父母以为他只是玩得太累,休息一晚便会恢复,但翌日左边肢体未能郁动,于是到急症室求诊,照X光后竟发现是脑出血伤害了神经线,被送到深切治疗部。他的妈妈回想:「当晚香港儿童医院神经外科的何医生联络我们,透过视像解释铭熙的情况及治疗方法,即是要做手术。」铭熙翌晨十时转到儿童医院,下午三时接受磁力共振检查,以确定血管畸形的位置及大小等。 妈妈回想:「我记得第二天是清明节,何医生再约我们在医院讲解手术流程和风险。他解释得很清楚,所以我们对整个团队很有信心,决定让铭熙接受手术。我觉得儿童医院所有事都做得很有效率,快得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彷徨—一入院即安排检查,见医生后第二日已经可以做手术。」 较轻微的脑动静脉畸形一般可以采用微创或放射治疗方式,去萎缩和栓塞有问题的血管部位。不过,由于铭熙动静脉畸形的病灶较大并在脑组织接近表面处,且已经出血,故需要开刀切除畸形血管及清走血块。手术早上八时开始,直至下午五时才完成,坐在手术室外的父母心乱如麻。「我们一直留意进出手术室的职员,看见有人拿著血包进去,就会想是不是铭熙需要输血,心里有很多杂乱的想法。」 手术成功完成,铭熙于深切治疗部接受观察。醒来后,他对身边各种仪器充满好奇,一一询问它们的用途,更学会监察自己的维生指数,一发现不妥就即时通知医护人员。妈妈很感谢院方的恩恤安排:「深切治疗部的医生很好,容许我全日陪伴在侧,真的令铭熙安心不少」。 铭熙手术后脑部仍有少许肿胀,左边身体尚未恢复活动能力。物理治疗师于是多管齐下,以针灸及电疗刺激他的肌肉,及安排复康锻炼。妈妈说:「虽然医生说过手术后三个月是复原黄金期,我们也作了打算,即使辛苦一点也要让铭熙密密做复康治疗,但没想到手术后已即时有物理治疗师跟进,安排每日两次在病房进行治疗,即使假日也无间断。我也很惊讶专职医疗团队所有程序都完美地紧接,例如早上物理治疗师才说铭熙的脚踝不够力,下午就有义肢及矫形师来为他度身制作脚托。」 ![]() ![]() 物理治疗师根据铭熙的身体状况安排循序渐进的训练,最先是利用辅助器练习走路,之后改用拐杖。妈妈从中看到儿子坚毅的一面:「治疗师叫他睡觉前在走廊行三圏,他便说要行十圈,虽然疲累令步速越来越慢,但他完全没有怨言,默默坚持走完十圈才回房间。」 铭熙出院后,每天回医院做物理治疗,复原进度理想。物理治疗师于是到学校视察,看看设施能否配合,让铭熙安全地上学。爸爸赞赏整个过程超出他预期:「治疗师由铭熙落校车一刻开始,仔细了解他在校园内的日常行动,课室、座位、储物柜、楼梯、走廊、操场、礼堂及厕所都一一查看,并建议学校让他乘搭升降机,坐最近门口的位置等。」对于能够重返校园,铭熙显得很开心,指同学都很好奇地争相看他头顶的手术疤痕。 ![]() 当铭熙腿部的力量渐渐恢复,治疗师便为他度身订造不同的肌力及核心训练,为渴望重返赛场的他打好基础。 ![]() ![]() 术后三个多月覆诊时,医生讲解磁力共振扫描报告,显示脑血管正常、手术伤口已经愈合,活动能力大致恢复,一家人放下了心头大石。他们也终于听到医生说铭熙可以自由进行不同运动,包括剑击,意味铭熙咬紧牙关撑过训练的努力没有白费。铭熙感激帮过他的人:「多谢医生、物理治疗师和爸爸妈妈。经过今次手术后,我更加不怕困难,比以前更挨得到刻苦训练。」他已准备好重新向剑击之路进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