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览

前言

医院管治委员会主席龚杨恩慈女士

我怀着喜悦的心情,撰文庆贺香港儿童医院启用五周年这里程碑。我首先要衷心感谢政府和医管局成立医院的卓见,和一直以来的领导。

自2018 年投入服务以来,我们致力为与奇难杂症战斗的儿童,带来优质治疗和希望之光。我们与儿科服务网络中的其他医院携手朝着卓越医疗中心的目标,提供跨专科临床服务,同时进行科研与培训。在推动儿科发展的道路上,香港儿童医院代表了坚定不移的决心,这归功于优秀的医院团队、医管局同事们的通力合作、医疗业界的贡献、善长的慷慨捐助,和李联伟主席带领的医院管治委员会的支持。

在香港儿童医院里,感人故事每天上演。它们彰显了医护和支援人员的专业和承担,见证他们如何不辞劳苦,为病童及家人提供全天候照顾。大家能创造今天的成绩,不是单靠既有资源,而是靠每个人多行一步,去探索任何可能性。

虽然我们未必能为所有病童的病症提供答案,但是我们会永不停步地追求更高的临床水平,为儿科医学开拓新疆界。我们会继续求知、继续关怀、继续微笑,为病童和家人带来转变。

医院管治委员会前任主席 (2018年四月 - 2024年三月)李联伟先生

香港儿童医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肩负卓越医疗中心的使命。作为医院管治委员会首任主席,我与有荣焉。过往几年间,医院克服了很多挑战。发展至今,已成为儿科医生的指定培训中心,更被视为区内治理复杂病症最优秀的儿童医院之一。

我们能达到现在的水平,除有赖政府和医管局的鼎力支持,更重要的是同事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大学的紧密合作,亦为科研和临床工作带来无限发展。

在未来的日子里,香港儿童医院可凭借其天时地利,在复杂儿科病症的治理和研究领域担当「超级联系人」。我期望医院扩展国际和内地联系,包括跨境诊症、联合研究、培训、教学、人员交流及会议等。本地方面,我相信继续巩固与大学的合作和整合培训能为我们作好准备,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正式的教学医院。

谨此向所有医院同事致以衷心谢意,感谢你们始终如一的付出,还有那些在筹划阶段尽心尽力服务的退休同事,真有幸六年来能与大家共事。我确信,香港公共医疗服务的臻善,有着我们大家共同的足迹。

请大家支持新任主席龚杨恩慈女士,带领香港儿童医院继续追求卓越。祝愿医院、管理层和同事们再创佳绩!

医院行政总监李子良医生

我在2016 年获委任为香港儿童医院首任行政总监,并担任医管局儿科统筹委员会联合主席至今。除基础建设,当时筹划组需按照政府和医管局的政策方向,制订崭新的轴辐模式。身为儿科医生,我有幸贡献自己的临床和行政经验,带领这个史无前例的项目。

医院于2018 年12 月投入服务。短短几年间,我们虽经历了新冠疫情,但仍能迎难而上,开创一个又一个先河,并完成任务,提供全面的第三层医疗服务,覆盖各儿科副专科和外科,加上放射科、病理学部、麻醉科、专职医疗及药剂部的专业支援,而各团队均以儿童为本。我敢说现时我们的服务水平,足以跟国际看齐。

作为不常见疾病的转介中心,本院是医管局产前检测及新生儿筛查计划的主要成员。同时,医学遗传科为全港患者及家庭提供评估、诊断与遗传辅导。

能获得如此成绩,我感激所有在这些年来支持医院发展的人士,还有同事们在日常工作中全心全意地活出「虚心求知、同理关怀、会心微笑」的文化。

未来充满机遇,例如我们将成立母乳库,和扩展不常见疾病资料库。本院亦会扮演「儿科超级联系人」,连结国际和内地,共同促进临床、科研和培训。假以时日,这些连系将有助我们成为卓越医疗中心,并获得公认。

医院管治委员会(以姓氏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现届成员

主席

当然成员

成员

前任成员

组织图

医院管理局
九龙中医院联网

联网总监张复炽医生

香港儿童医院

医院行政总监李子良医生

临床服务一览

儿童及青少年科
外科服务
医学遗传科
麻醉及全期手术医学科
病理学部
放射科
药剂部
专职医疗

主要统计数字

临床服务
人手*

总数:1,682

(注: 按等同全职人员计,包括医管局所有全职及兼职的常额、合约及临时职员)

*2023年12月31日的情况

#自开院至2023年12月31日的累计数字

发展历程

2007

政府于《施政报告》中提出建立儿童专科卓越医疗中心

2011

《医管局儿科服务检讨报告》出版,就儿科服务重组制订建议,以配合中心成立

2013

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拨款130亿元以兴建中心

2014

医院动土典礼举行,正式命名为香港儿童医院

2016

李子良医生出任首位医院行政总监

2017

医院建造工程竣工

2018.2

医院大楼接收仪式
政府刊宪将医院加入为《医院管理局条例》下的订明医院

2018.4

医院管治委员会成立

2018.12

专科门诊投入服务

2019.3

住院服务开展

2019.6

医院开幕典礼

2019.8

童相聚感谢暨种植日

2019.11

香港儿童医院慈善基金成立

2020

新冠疫情爆发,全院齐心抗疫

2021.11

开始为香港基因组计划招募参加者

2022.2

儿童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启用

2022.12

进行历来最年幼的心脏移植兼全港首宗跨境器官捐赠

2023.7

接办衞生署辖下的医学遗传服务
进行本港首宗儿童血型不相容活体肾脏移植

2023.11

进行全港首宗基因疗法

期待未来更多精彩发展

我们的文化

虚心求知

不断提升知识与技能,与世界各地同业交流,与时并进,精益求精,从而达致卓越水平。

同理关怀

常怀同理心,视病犹亲,为病童及家庭提供全人照顾,增进医患关系,令治疗事半功倍。

会心微笑

以发自内心的笑容和开朗的心情迎接每天的工作,从而感染身边的同事和病人,共建和谐乐融的治疗环境。

梦想启航

漫长的筑梦旅程

为香港设立一所专属的儿童医院是一众儿科医生、病童和家人五十年来的梦想。通过几代人努力不懈的倡议和争取,这个梦想终于成真。

2007 年,政府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建立儿童专科卓越医疗中心的构想,透过人才汇聚,加强研究及培训,提升专业及医护水平。政府接着成立督导委员会,成员包括官员、医护人员、学者、非政府机构和病人组织代表,专责研究中心的服务范围、运作模式和基础设施,其后在启德发展区物色到一幅建筑用地。建议中的卓越医疗中心会集中处理数量少但复杂性高的病症,并提供专门设计及适龄的设施,以切合病童及其家庭的需要。

为配合中心的成立,医管局就儿科服务进行了全面检讨,过程中广泛咨询了各相关医院医护人员的意见,并成立了18个专科 /副专科小组, 深入探讨现有服务不足之处、日后服务模式、医院分工、发展期望等,同时参考了国际经验和推算未来的服务需求。

检讨报告于2011年出版。根据得出的共识,报告建议重组儿科服务网络及采用轴辐模式—卓越医疗中心将接收第三层复杂转介个案,而设有儿科部门的医院将提供跟进治疗、中层和急症服务,以及社区护理。科研及培训方面,中心应与本地大学及业界合作,推动医教研合一。

2013 年六月,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拨款130 亿元,用以兴建儿童专科卓越医疗中心。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排除万难 向目标进发

落实兴建新医院后,筹备工作如火如荼进行。由于工程庞大,整个项目亦涉及大量崭新构思和持份者,复杂程度前所未见。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重构儿科网络

首先,医管局在策略发展部下成立了医院筹划组。其中最艰巨的任务便是重整儿科网络。当时不同儿科副专科及服务成立了20 多个工作小组,反复讨论理想的服务模式、病人转介机制,如何将现有服务、医护人员和病人调迁至新医院,并趁机划一临床指引。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人手规划

另一大挑战是确保有充足和精锐的人手。除个别地区医院的团队会原组调迁外,院方积极招聘医护人员,并安排本地及海外培训,累积经验。五湖四海的同事和两间大学的人员破天荒身处同一屋簷下,亦要妥善处理。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蓝图一一实现

与此同时,团队巨细无遗地研究硬件设计、监督工程进度、采购仪器设备、测试系统、制订运作流程等,处处从用家角度出发,花尽心血。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争取各界支持

持份者沟通和宣传亦是马不停蹄,办了无数场简介会、参观和焦点小组等,向政府、医疗业界、病人组织、非政府机构、立法会、区议会、传媒、同事和公众介绍医院、搜集意见及解答疑问,从而建立信心。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准备就绪

随着开院日子临近, 大家密锣紧鼓作最后准备,确保服务质素、病人安全和运作顺利。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开院了

筹备经年,医院终于在2018 年12 月18 日正式启用,专科门诊服务率先展开。肾科、血液及肿瘤科、先天性新陈代谢科、病理学部、放射科和药剂部同步投入运作。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住院服务开展

住院服务于2019年3月27日展开,其中血液及肿瘤科病房及儿童深切治疗部首先启用,其他专科病房则于之后分阶段投入服务。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盛大开幕礼 标志儿科服务新一页

医院开幕典礼于2019年6月21日隆重举行,三百多名来宾一同见证公营儿科服务的重要里程碑。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缤纷住院服送祝福

为配合住院服务开展,本院与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合力制作一系列色彩缤纷的病童服装,集美观、舒适及功能于一身,切合病童独特需要,设计中隐藏的迪士尼朋友图案亦能增加亲切感。此捐赠项目名为「童康服」,寓意病童踏上康复之路。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追求卓越

儿科服务网络的轴心

在崭新的轴辐模式下,香港儿童医院作为第三层专科转介中心,集中处理严重、复杂、不常见,及需要跨专科治理的儿科病症;而地区医院的儿科部门则主要负责第二层、紧急及社区护理服务,两者共同建立一个协调连贯的儿科网络。

香港儿童医院开院后,相关临床服务相继由其他医院调迁进来,令罕见复杂病例、医疗专才与先进仪器得以集中于本院,有助累积临床经验、促进副专科发展及划一治疗标准,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轴辐模式在过去几年一步步落实,各专科已就不同病种制订了转介准则,让本港病童在合适的医院得到合适的治疗。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全港移植中心 赋予儿童新生

香港儿童医院现为全港唯一的儿童造血干细胞、肾脏及心脏移植中心,为身患危疾的病童燃点希望。

本院提供自体及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更引入半相合移植技术,有效控制并发症风险,提高配对和成功机会,令更多病童受惠。

肾脏移植方面,病童接受遗体或活体捐赠的移植后一年存活率达100%,而2023年更有重大突破,进行了本港首宗儿童血型不相容活体肾移植。

2022年,本院进行了历来首宗跨境器官捐赠个案,为一名四个月大的女婴移植心脏,拯救宝贵生命。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唯一儿童体外膜氧合器及心导管介入中心

本院是全港儿童先天及后天性心脏病的转介中心,齐集顶尖仪器和专家,提供医管局唯一的儿童体外膜氧合器、心导管检查及介入治疗服务。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精准手术 妙手治难疾

香港儿童医院是医管局的三个小儿外科中心之一。其中,全港的奇难杂症和大型手术主要集中在香港儿童医院的中心进行,而旗下分科(即泌尿、唇颚裂、肿瘤、肝胆、胸肺和血管外科) 的成员亦包括其他两个中心的小儿外科医生,一同为病人进行手术,汇聚人才、经验和技术。

我们同时是本港主要的新生儿外科中心。在2023年,公立医院超过八成的新生儿手术在本院进行。此外,本院亦提供高质素的心胸外科、牙科及口腔颌面外科、眼科、骨科、耳鼻喉科,及神经外科手术服务。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重症治疗运送 争分夺秒

在儿科服务的轴辐模式下,一些危重病童需由不同地区医院的深切治疗部紧急转送至香港儿童医院接受跨专科治理。本院遂成立全港首支专责的「重症治疗运送团队」,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医护人员为病童提供高效率和安全的运送服务,救急扶危。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遗传及基因组医学新世代

香港儿童医院在本港的遗传及基因组医学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是各种不常见遗传病的转介中心,肩负促进其诊治、研究、专才培训和认知的任务。

本院医学遗传科是医管局首个提供临床遗传服务的单位,成员包括遗传学及基因组学专科(儿科)医生、护士、遗传辅导员和生物信息学家,为患者及家人提供一站式评估、检验、诊断、治疗、辅导及预防服务。

为对付这些棘手病症,病理学部引入先进科技,提供多项精准化验,为患者侦查病因,预视及监测病情发展,协助临床团队制订治疗方案。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突破性基因疗法 将不可能变可能

香港儿童医院于2023 年11 月,为一名十个月大的脊髓肌肉萎缩症(SMA)男婴进行了香港史上首宗基因疗法。

SMA 患者因基因缺陷,无法产生足够功能的蛋白质,导致行动、呼吸及吞咽能力持续衰退。一次性的基因疗法能提高病童存活率,摆脱终身使用药物、轮椅和呼吸机,带来新希望。本院为这重要个案作了全面准备,超过30 人的跨专业团队曾接受培训,确保所有硬件和流程符合规格。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CAR-T细胞治疗 为血癌病童辟新路

本院是医管局其中一间可提供「嵌合抗原受体T 细胞」(CAR-T 细胞)治疗的中心,配备血液成份分离机、超低温储存设备、隔离病室等配套和专业团队,为患有指定的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白血病或淋巴癌病童带来治疗曙光。由病人自身提取的免疫T 细胞被送到海外进行基因改造后,再运回本院输到病人体内,它们便能辨别癌细胞,将之消灭。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推动科研 寻求医学突破

香港儿童医院致力推动科研发展,与大学紧密合作,从事各种儿科和遗传疾病的基本和转化研究,并参与临床试验,以开拓创新治疗方法,提升临床服务质素,更期望能寻求突破性医学发现,为病人带来更深远裨益。

为全面支援科研活动及发展,本院设有专属设施如科研实验室、临床研究中心及数据中心,还有专责科研事务的委员会及办公室。

本院获医疗衞生研究基金拨款进行委托儿科研究项目。此外,我们获陈廷骅基金会捐款成立「陈廷骅基金会临床科研奖学金计划」,培育新一代科研人才。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儿科医护摇篮

香港儿童医院担当培育儿科医护人才的重要角色,由在学、受训以至在职各阶段提供培训,持续提升专业水平。

本院获政府指定拨款,为医护人员安排本地及海外培训,及委聘各地专家前来指导。另一方面,我们是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场地,并设有模拟培训中心,为全港儿科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实用课程。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儿童为本 家庭友善

由规划开始,本院便致力建构一个非院舍环境,营造家居般的亲切气氛,协助病童和家人放松心情,走过漫长的治疗旅程。从色彩缤纷的室内设计,多元化的设施以至特制的医疗仪器,我们花尽心思,希望改善医疗体验,从而促进治疗效果。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守护民康

无创性胎儿筛查 准确又安全

香港儿童医院负责医管局无创性胎儿染色体筛查计划的化验工作,涵盖唐氏综合症、爱德华氏综合症和巴陶氏综合症。

当孕妇接受产科第一层筛查时发现胎儿有高风险患上这些病症,其血液样本便会送交本院作进一步检验,准确度达99%,亦可避免孕妇接受入侵性检查时的流产风险。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新生儿筛查 拯救生命

本院支援全港性的初生婴儿筛查计划,涵盖在公立医院出生的所有婴儿,让患儿能尽早接受治疗,有机会健康成长。

现时检测项目包括26 种先天性代谢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脊髓肌肉萎缩症、葡萄糖六磷酸去氢酵素缺乏症(蚕豆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足。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贡献香港基因组计划

政府2021年开展香港基因组计划,涵盖未能确诊病症、遗传相关癌症,及与精准医学有关的个案。

计划旨在提供更准确诊断及有效治疗,同时建立本地基因组数据库,促进科研及基因组的临床应用。本院是计划其中一间伙伴中心,负责招募合适患者自愿接受全基因组测序,及提供辅导和临床转介。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建立不常见疾病资料库

香港儿童医院是不常见疾病的转介中心。因应《施政报告》的方向,本院逐步为个别不常见疾病建立资料库,冀为医疗服务规划和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编制资料库过程中利用了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再经医护人员核实分析,得出每种疾病在医管局辖下的病人总数、年龄组别、性别,及在世/死亡状况。资料库现时涵盖30 多种疾病,我们计划参考国家罕见病目录继续扩展资料库,添加更多病种。

资料库涵盖的不常见疾病

奋力对抗世纪疫症

席卷全球的2019 冠状病毒病带来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本院各部门坚守岗位,倾尽全力抗疫,守住每一道防线,保障病童及员工的安全,同时努力维持临床服务。

除不分昼夜照顾院内患者,及救治来自各区的危重病童之外,我们开设了政府指定的「儿童社区疫苗接种中心」,为全港合资格儿童接种新冠疫苗,提高整体接种人数,减低他们受感染及患重症的风险,为疫情防控出力。另一方面,本院派员到香港感染控制中心及亚博馆社区治疗设施工作,守护社群健康。面对公营医疗系统不胜负荷,我们亦分担了其他医院的工作量,如接收其他患者,支援核酸检测和放射服务等。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满载欢欣

快乐相聚 传递关爱

无论是节日庆祝抑或日常惊喜,香港儿童医院不时举办多姿多彩的活动,让病童和家人即使身处医院,都能感受欢乐气氛和满满祝福,为治疗注入力量。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开心工作间

院方透过各类型员工活动,加强团队间的沟通和合作默契,提升凝聚力和归属感,亦有助同事舒缓压力,促进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

同行五年 感恩有你

为庆祝医院投入服务五周年的丰硕成果,及答谢同事们的贡献,院方筹划了一连串活动,同享满足与喜悦。

以下原为图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