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興氏肌肉萎縮症,也稱為DMD,是最常見的兒童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每3,500至5,000名初生男嬰中就有 1 人受其影響。它是一種嚴重且漸進式的肌肉萎縮疾病,患者隨時間會失去活動能力,其健康狀況亦會變差。
最早出現的症狀包括上樓梯有困難、容易跌倒或走路搖擺。這些症狀通常在3至6歲之間被發現。大多數病童在約8至10歲開始需要使用輪椅,而進入青春期後,更需在晚間使用輔助呼吸機和開始服用心臟藥物。隨著身體肌力明顯減弱,脊柱側彎和關節攣縮亦會出現。
按照標準管理(Standard of Care)和常規的類固醇治療,大多數DMD病童獨立行走的能力可延長至12 歲。三分之一的病童還存在學習、神經行為或認知問題。大多數患者早逝,並會在20至40歲死於心臟衰竭或呼吸衰竭。
杜興氏肌肉萎縮症是由 X染色體上的DMD基因突變引起的。DMD基因中的突變阻止了功能性肌肉萎縮 (dystrophin) 蛋白的產生。肌肉萎縮蛋白存在於骨骼肌和心肌細胞膜的內側,負責維持肌細胞膜的穩定性,防止肌細胞受損。當骨骼肌中缺乏肌肉萎縮蛋白時,重覆的骨骼肌收縮會令骨骼肌細胞逐漸損傷,導致骨骼肌萎縮和肌力減弱。心臟心肌細胞缺乏肌肉萎縮蛋白會導致擴張型心肌病和心律失常。而大腦中肌肉萎縮蛋白不足亦會導致學習困難、認知障礙和/或行為障礙。
症狀
表徵
杜興氏肌肉萎縮症是一種 X 連鎖隱性疾病,由位於 X 染色體(Xp21.2)短臂(p)上的DMD基因突變引起,主要影響男性。在只有1個X 染色體拷貝的男性中,如果他有DMD基因突變,就會發展為杜興氏肌肉萎縮症。雖然大多數患有就會發展為杜興氏肌肉萎縮症的男孩是從母親 (基因攜帶者) 遺傳了異常的DMD基因,但有些患者亦可能是因 DMD 基因的自發突變而患上這種疾病(新的或偶發病例)。
DMD基因攜帶者的母親有 50% 的機會將基因突變傳遞給她的孩子。對於她的兒子來說,若遺傳有缺陷的 DMD 基因就會患上杜興氏肌肉萎縮症。而遺傳有缺陷DMD基因的女兒將成為基因攜帶者。
杜興氏肌肉萎縮症的診斷是基於詳細的病史、徹底的臨床評估以及專業檢測,包括肌酸激酶和基因檢測。
DMD基因突變類型可以分為三種:
如果上述檢測結果為陰性,應安排骨骼肌肉活組織檢查,以分析肌肉萎縮蛋白和其他相關肌膜蛋白的排列和數量。假若患者於上述基因檢測結果為陰性,但在肌肉活組織檢查中未能偵察到肌肉萎縮蛋白的存在,醫生則會按患者臨床情況,考慮招募患者參與進一步的研究項目,包括安排全基因組測序和肌肉活檢轉錄組測序。
在此階段,杜興氏肌肉萎縮症尚無治癒性治療方法。其標準管理包括全面性跨專科治療。
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有助保持肌力、預防攣縮和改善關節活動範圍。定期使用口服類固醇(潑尼松龍或地夫可特)能夠減慢運動功能惡化和延長獨立行走的時間。在疾病後期,復康用具如支架、矯形器、助行器和輪椅等有助提高活動自主性。當有呼吸困難,使用無創呼吸機可改善呼吸。如果證實有擴張型心肌病,使用心臟治療藥物對改善病情有幫助。有脊柱彎曲的患者需要使用脊柱支架去作支持,若情況變得更嚴重,甚至需要進行脊柱側彎手術。內分泌科的護理和維持充足的維生素D和鈣水平,都有助保持骨骼健康。
如患者對治療方法有任何疑問,請直接向主診醫生查詢。
查詢
香港兒童醫院醫學遺傳科
辦公室電話:5741 3186
鳴謝:此單張內容由香港兒童醫院兒童腦神經科編撰。
二零二二年二月版
香港兒童醫院 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