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肌肉萎缩症资讯


脊髓肌肉萎缩症

什么是脊髓肌肉萎缩症(SMA)?

脊髓肌肉萎缩症(SMA)是一类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特征是脊髓和脑干下方运动神经元持续衰退。当运动神经元和骨骼肌之间的信号受干扰时,肌肉会变得无力和萎缩。受影响的病童会在运动,甚至饮食和呼吸方面逐渐出现困难。

什么导致脊髓肌肉萎缩症?

最常见的脊髓肌肉萎缩症是 5q 型脊髓肌肉萎缩症,是因为两个位于第五号染色体 (5q13.2)上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基因)出现缺失或突变所引起。大多数患者(95%至98%)SMN1基因的外显子7,或外显子7和8出现缺失。其余2-5%患者只出现一个SMN1基因的外显子7缺失,而另一个SMN1基因出现点突变或小型突变。

还有其它类形的脊髓肌肉萎缩症不是由SMN1的突变所致,它们的种类繁多,例如SMARD伴有呼吸窘迫脊髓肌肉萎缩症、远端脊髓肌肉萎缩症等,其病因和症状有很大的差异,被称为非5q型脊髓肌肉萎缩症,以下内容提及的SMA纯粹是指5q型脊髓肌肉萎缩症。

(以下内容原以图像形式表达,为方便使用者获取有关资讯,已转换成纯文字版本,详情如下)

正常的SMN1基因:SMN1基因拥有正常的排序,所产生的mRNA带有完整排序,能正常制造SMN蛋白,维持运动神经元的健康及正常功能。

SMA患者的SMN1基因:SMN1基因的第七外显子出现缺失或突变,所产生的mRNA缺少第7号外显子序列,身体不能制造足够的SMN蛋白,令患者运动神经元和肌肉的健康及功能受到影响。

SMN1基因产生运动神经元存活蛋白(SMN protein),维持运动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和健康。脊髓肌肉萎缩症病童的运动神经元存活蛋白不足,导致脊髓中运动神经元逐渐丧失,令骨骼肌逐渐变弱和肌肉萎缩。躯干肌肉、腿部和手臂的近端肌肉无力情况,通常比远端的手和脚肌肉更严重。

脊髓肌肉萎缩症:一型至四型

SMN1 基因缺失导致脊髓肌肉萎缩症,会引起不同的严重后果,患者有机会在出生时已出现呼吸困难,或成年后才出现轻度肌肉无力。最常见的脊髓肌肉萎缩症可分为一型、二型、三型,四型则不太常见。分类主要基于出现症状的年龄和所达到的最高运动里程。

脊髓肌肉萎缩症一型,也称为Werdnig-Hoffmann disease或严重的婴儿期发病脊髓肌肉萎缩症,是最常见和非常严重的类型,病征在六个月大之前已经非常明显,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病童不能独立坐稳或站立,大多数会因呼吸衰竭在2岁前死亡。

脊髓肌肉萎缩症二型(中间型),通常在6至18个月大时出现病征。病童可以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独立坐稳,但不能独自站立或行走。尽管预期寿命缩短,大多数都能活到成年期。

脊髓肌肉萎缩症三型,也称为Kugelberg-Welander disease,在18个月大后才出现病征。病童可以独立行走,预期寿命不受影响。

脊髓肌肉萎缩症四型,亦称成年期发病脊髓肌肉萎缩症,预期寿命正常。

脊髓肌肉萎缩症类型可以分为四种:

  1. 脊髓肌肉萎缩症一型,症状出现年龄为6个月前,婴儿的肌力很弱及永远不能自行坐稳。呼吸问题和吞咽困难亦很常见。症状会随时间迅速恶化,亦会在成长时出现脊柱侧弯和髋关节半脱位/脱位。病童预期在2岁前死亡。脊髓肌肉萎缩症一型占脊髓肌肉萎缩症整体的60%。

  2. 脊髓肌肉萎缩症二型,症状出现年龄为6至18个月,病童的肌力明显较弱。他们能独自坐,但不能自行站立或行走。症状会随时间恶化,他们可能会失去独坐的能力,并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脊柱侧弯和髋关节等问题。病童预期寿命为2岁以上。脊髓肌肉萎缩症二型占脊髓肌肉萎缩症整体的25-30%。

  3. 脊髓肌肉萎缩症三型,症状出现年龄为18个月至青年时期,孩子们可以自行坐立和行走,但由于肌力弱,他们走路蹒跚。症状可能会缓慢地恶化,有些患者到了青春期可能会失去行走能力。一些患者亦会出现脊柱侧弯和在睡眠期间出现换气不足的情况,尤其是那些已无法行走的患者。患者预期寿命正常。脊髓肌肉萎缩症三型占脊髓肌肉萎缩症整体的10-15%。

  4. 脊髓肌肉萎缩症四型,症状出现于成年时期,患者走路时肌肉弱和出现疼痛的情况很常见。症状会随时间慢慢恶化。患者预期寿命正常。脊髓肌肉萎缩症四型占脊髓肌肉萎缩症整体的1%。

脊髓肌肉萎缩症是如何遗传的?

脊髓肌肉萎缩症是以常染色体隐性方式遗传,即受影响的患者有两个突变的SMN1基因,通常从父母双方各自遗传一个基因。至于只携带一个突变的 SMN1 基因的人属这种疾病的携带者,并没有任何症状。在常染色体疾病中,同一个家庭(例如兄弟姐妹)可以有一个或以上成员会受到影响。

(以下内容原以图像形式表达,为方便使用者获取有关资讯,已转换成纯文字版本,详情如下)

假如父母都是脊髓肌肉萎缩症的基因携带者,他们每次怀孕的孩子(不分男女)会有四分之一的机会遗传了两个正常的基因,即不受影响;二分之一的机会遗传了一个正常基因和一个病变基因,成为与父母一样的基因携带者;四分之一的机会遗传了两个病变基因,患上脊髓肌肉萎缩症。

如何诊断脊髓肌肉萎缩症?

基因检测可用于寻找SMN1基因的缺失或突变。

若基因突变类型为纯合性,即是SMN1的外显子7缺失或SMN1的外显子7和8缺失,基因检测方法为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检测率为95-98%。

若基因突变类型为复合杂合,包括SMN1(等位基因1)的外显子7缺失,或SMN1(等位基因2)的内突变,即是小型基因内缺失/插入和无义、错义和剪接位点突变,可以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和靶向基因测序(MLPA + Targeted sequencing)为基因检测方法,检测率为2-5%。

脊髓肌肉萎缩症有哪些症状和表征?

症状

表征

脊髓肌肉萎缩症有治疗方法吗?

脊髓肌肉萎缩症的标准管理包括跨专科护理。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的复康训练有助保持肌力、预防挛缩和改善活动范围。复康设备如支架、矫形器、助行器和轮椅等有助于提高自主活动能力。适当的营养和热量摄入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正常成长至关重要。进食困难者需要胃造口喂养。使用无创性呼吸机可以改善呼吸。有脊柱弯曲的患者需要脊柱支架支持,甚至需要接受脊柱侧弯手术。

目前香港有减缓脊髓肌肉萎缩症并发症的药物,若在幼年展开治疗,治疗效果在受影响的婴儿和儿童中会较明显。由于得到早期治疗,脊髓肌肉萎缩症一型病童现在能活得更长久和能达到更高的运动里程,例如能独坐、站立甚至自行走路。治疗还改善了脊髓肌肉萎缩症二型和三型患者的活动能力。患者若透过新生婴儿筛查确诊,并在出现症状前开始接受治疗,治疗的效果最为明显。

如患者对治疗方法有任何疑问,请直接向主诊医生查询。

查询
香港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科
办公室电话:5741 3186

鸣谢:此单张内容由香港儿童医院儿童脑神经科编撰。

二零二二年二月版


香港儿童医院 香港大学儿童及青少年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