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兒童醫院

兒童深切治療部知多少?


目錄

簡介

兒童深切治療部知多少?

跳出兒童深切治療部

簡介

這本小冊子希望解答你在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期間的一些問題。我們明白這裏的環境可能令人感到很陌生,你亦有很多問題想問。所以,如果你有任何疑問或憂慮,歡迎向護士和醫生查詢。

兒童深切治療部是醫院內一個專門為兒童提供全面護理和治療的部門。

兒童深切治療部知多少

什麼是兒童深切治療部?

兒童深切治療部是醫院中的一個特別病房。在這裏,你除了會得到醫生和護士的悉心照顧,還有很多醫療儀器協助你康復。

為什麼我會在這裏?

你在這裏可能是因為醫生和護士需要密切監察你現在的狀況。你可能是從醫院的其他病房轉送過來,或是從其他醫院轉送到這裏。當你的情況好轉,就可以離開深切治療部。

我要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多久?

在深切治療部的時間長短取決於你的病情,可能會從幾小時到幾個月,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通常不多於一星期。

每天照顧我的人是誰?

兒童深切治療部是一個人來人往的地方。你會遇見許多照顧你的醫護人員。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吧。

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藥劑師、醫務社工、臨床心理學家、放射師

到達深切治療部後會生什麼事?

你到達兒童深切治療部後,醫生和護士通常需要一些時間來穩定你的情況。因此,醫謢人員通常會要求你的父母在病房門外等候。

他們可能會把不同的醫療儀器接駁到你身上。不用擔心,這些儀器是用來監察你的身體情況。

醫療團隊會因應你的情況給予適當的治療。醫療團隊會有時會給予一些藥物來減低你的不適,不過這些藥物可能會令到你很想睡覺。

我周圍的儀器是什麼?

你床邊的儀器或會令到你的房間很嘈吵。你身上的醫療儀器對你身體狀況十分敏感,會經常發出聲響,不過不用擔心,這些聲響是用來提醒醫護人員的。切記不要觸碰周遭的醫療儀器!房間內常見的儀器包括:

  1. 監察儀器
    你的床頭有個好像一台小電視的螢幕,螢幕上有很多數字和線條。醫生從螢幕前可以知道你的生命跡象,例如你的呼吸和心跳有多快、血氧含量有多少等資訊。
  2. 輸液泵
    這是一台用來給你藥物的儀器。
  3. 呼吸機
    這是一台幫助你呼吸的儀器。
  4. 電腦
    床邊的電腦是供醫生和護士記錄你的醫療資料。

放進我身體裏的管子是什麼?

不同的管子有不同的用途,視乎它放在你身體裏哪個地方。

  1. 靜脈導管
    靜脈注射管子就像一道進入血液的門。通常放在手背或手臂。護士會利用這道門將藥物、輸液或營養液輸進你的血液裏。
  2. 餵食管
    如你不能透過口腔進食,亦可以使用其他方法進食。導管可以通過鼻孔進入胃部,從而輸入營養。
  3. 導尿管
    為了記錄你每天排出多少小便,醫生可能會用一條塑膠導管,將尿液引流進尿袋裏收集。

常見的醫療檢驗

為了更準確地評估你整體的身體狀況,從而作出診斷和制定治療方案,醫生可能會進行以下檢驗:

  1. 血液檢查
  2. 尿液檢查
  3. 影像檢查
    醫學影像能幫助瞭解你身體的內部結構,是檢查重要的一環,以下列出一些常用的影像技術:

常見問題

  1. 我為什麼不能吃東西?
    為了令你早日康復,醫生可能暫時不讓你飲食,例如做手術前後,或在你病重的時候。醫生可能會透過其他方法為你提供營養,例如全靜脈營養。
  2. 我什麼時候能夠見到我的父母/照顧者?
    我們明白你跟父母/照顧者分開後可能會感到寂寞或害怕。他們可以在每天指定的時間來陪伴你。
  3. 我要在這裏待多久?
    你在這裏的時間視乎病情。如果你的病情有好轉,你就可以回家或轉到醫院的普通病房。恭喜你!這意味着你不再需要醫生和護士的高度監察和治療。
  4. 我可以在哪兒尋求協助?
    如果你有任何需要,例如想去洗手間、喝水等等,請不要猶豫,立即通知護士。他們十分樂意幫助你解決問題呢!

我的感受

在深切治療部這段時間,有情緒變化是難免的。有時候,你會感到傷心、擔憂、憤怒;有時候,你會十分平靜。這些情緒甚至可以同時出現。

情緒本來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在深切治療的其他兒童也有相似的經歷。你能選出自己當下的情緒嗎?

放鬆心情的的方法

  1. 深呼吸練習
    吸氣時數五秒(1–2–3–4–5 ),在吸氣時手要感覺到肚子是脹出來的,吸氣後停留五秒(1–2–3–4–5 ),然後再慢慢地吐氣數五秒 (1–2–3–4–5 )。繼續這種呼吸模式幾分鐘。
  2. 溝通
    與家人和朋友溝通,告訴他們你的感受,爭取他們的支持
  3. 想像放鬆法
    閉上眼睛,想像最喜歡的地方或喜歡做的事情
  4. 休息和睡眠
  5. 聽音樂
  6. 塗鴉、繪畫

塗鴉牆

圖畫會說話!你可以隨意繪出這刻腦海中的所思所想!

我的日記

兒童深切治療部是一個忙碌的地方,每日二十四小時持續運作,有許多事情發生。你可以隨意記錄任何經歷,例如:你做了甚麼、醫生替你做了甚麼、誰和你說了話、誰來了探望你 ……

日期:
事件:
我的感受:

跳出兒童深切治療部

離開深切治療部

在康復的路途上,離開深切治療部是值得高興的里程碑。這表示你距離完全康復又前進一步了!在出院回家前,大部份深切治療部的病童需要先轉到其他病房作進一步觀察。

復康治療

大多數兒童會在出院後完全康復,但也有一些兒童需要繼續接受復康治療。醫生和專職醫療團隊可能要求你定期回來覆診,跟進狀況和接受治理。

有些病童因為住院需要休學一段時間,專職醫療團隊也能幫助你盡快適應,重新融入校園生活。

  1. 入住兒童深切治療部
  2. 接受治療
  3. 復康治療
  4. 轉至普通病房
  5. 出院回家
  6. 重新融入校園生活
  7. 門診部覆診

你準備好回家了嗎?

你可能想不起在深切治療部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這是很正常的。

此外,你可能發了很多夢,或者有幻覺,讓你心煩意亂。這些情況對於康復中的兒童來說是正常的,並且可能是由疾病或藥物引起的。你可能會覺得很害怕或擔心,不要為此感到尷尬,要與醫護人員或你信任的人談論這些事。

你也許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醫院外的生活。隨著預計出院的日子到來,最初不免有點手忙腳亂,例如對上學感到害怕是很正常的。

打開心扉

要和朋友、家人說出在兒童深切治療部的經歷實在不是容易的事。文字會說話,請給你的好友寫一封信,分享你的經歷!


贊助:

勞工及福利局

作者:

梁嘉恩醫生 (香港兒童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副顧問醫生)
韓錦倫醫生 (香港兒童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
呂欣桐小姐 (香港中文大學醫科學生)
曾琬晴小姐 (香港中文大學醫科學生)

特別鳴謝:

香港兒童醫院深切治療部團隊與病童

二零二二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