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管理局
網站地圖

關於香港兒童醫院

全方位透視基因

  • 分享 :  

文字稿

看出個未來

香港兒童醫院
醫學遺傳科顧問醫生
陸浩明醫生:
我們問症時,我們會畫家族譜系圖,已經大概猜到這是甚麼遺傳模式的遺傳病,例如一家幾口一家幾代都有類似情況,就大部份很大機會是顯性遺傳模式,然後推敲是甚麼病,然後針對做一個處理,譬如檢測。

香港兒童醫院
醫學遺傳科遺傳輔導員
施芳瑩:
我的工作是一名遺傳輔導員。我平日會在門診見病人,主要問他家族病史、畫家族圖譜、做遺傳測試前提供輔導。

報告完成後,會跟病人講解結果,做測試後輔導。我們就像解籤佬,幫他們解讀遺傳測試結果,解釋予病人知,他就明白「古文」的內容。

香港兒童醫院
病理部科學主任(醫務)
蘇小茜:
我是生物信息學家。實驗室將收到病人的血液,血液經過排序取得大量數據,一名病人的數據可大至10G 甚至幾百G。如果遺傳科醫生直接看數據,他沒有辦法解讀答案給病人。

香港兒童醫院
病理學部科學主任(醫務)
吳峰博士:
我感覺我們的工作好像大海撈針,可以從每名病人身上取得大量數據,如天書般厚。

我們嘗試用各種不同方法將它解讀,最後取得有用的訊息,好像籤文讓其他同事解讀。

香港兒童醫院
病理學部部門主管
蘇志釗醫生:
兒童醫院病理部遺傳化驗服務,由病理學專科醫生帶領。跟以前很不同,水平上有所提升,遺傳化驗服務無論對病人和家人都非常重要,可能提供適合的治療,或生活需要的一切配合,病人癒後將來會有甚麼併發症都會清楚。

香港兒童醫院
病理學部顧問醫生
麥苗醫生:
我們有兩種新病納入初生嬰兒篩查,最新兩種病分別是嚴重聯合免疲缺陷和脊髓肌肉萎症,都是和國際水平看齊,希望幫到每個初生嬰兒,得到最佳治療與健康發展。

香港兒童醫院
病理學部顧問醫生
鄭華哲醫生:
我們有關基因學的知識增加,可以做的測試也越來越多,例如全基因組排序,有需要的病人可以做這個測試。

陸浩明醫生:
我們都知道不是所有醫生都認識遺傳及罕見病,即使認識也不太深入,因此不能依靠一人或一個團隊之力,了解所有病情和個案的情況,很多時都要跨專科跨團隊去處理,去到香港兒童醫院遺傳科,就多了很多跨專科門診。

蘇志釗醫生:
通過擴大檢測範圍,其他家人都有遺傳病的話,都可提早作出診斷,讓他們得到適當治療,對他們將來家庭計劃等提供資料,作出適當決定。

醫院管理局《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