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局
网站地图

关于香港儿童医院

专题文章 (印刷媒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为病童重建「血液制造工场」

2020年3月4日
信报财经新闻

专题文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为病童重建「血液制造工场」
(承蒙《信报财经新闻》准予转载,谨此鸣谢)

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人所皆知。血液主要成份包括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等。红血球负责将氧气带到身体各处;白血球是免疫系统的一部份,负责抵抗疾病;血小板则负责止血。这几种成份均是在人体的骨髓内生产,骨髓就有如一所「血液制造工场」,而造血干细胞就是工场里的工人。当工场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为身体带来伤害,例如白血球大量增生会导致白血病。

香港每年大约有180至190宗新确诊的儿童癌症个案,当中居于首位的白血病占约40至50宗。随著香港儿童医院的血液及肿瘤科住院服务于去年启用,患有相关疾病的初生至18岁病童便集中于该院接受治疗。院内设有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可提供12张病床,预计每年服务大约60名有需要的病童。

活动室
血液及肿瘤科病房内设有色彩缤纷的活动室,摆放玩具和图书,亦有非政府组织的义工与病童做手工、唱游和集体游戏。
漫长的治疗

当儿童体内的血液制造工场出现问题,其中一个方法是把里面的工人换掉,亦即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不过,不是所有病童都需要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一般来说,我们会为患有恶性血液肿瘤(例如化疗效果不佳、高风险及复发性的白血病),及非恶性先天性病症(例如地中海贫血症、先天性免疫力缺乏症)的病童进行移植。

从前,这类需要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童会到威尔斯亲王医院或玛丽医院接受治疗。现时,有关服务连同两院的专家已经迁入香港儿童医院,以集中资源及临床经验,提升服务质素。

整个移植过程非常漫长,首先要找到适合病童的造血干细胞。简单来说,捐赠者的白血球抗原须与病童吻合,以免出现排斥反应。我们一般会先找病童的兄弟姊妹作配对测试,因为有约四分之一机会吻合。若然不果,便会联络香港红十字会的骨髓捐赠者资料库及脐带血库,寻找非血缘捐赠者或脐带血。有了捐赠者,我们便会透过抽取其骨髓或骨髓周边的血液,分离出健康的造血干细胞,预备输给病童。

为病童进行移植前,我们要做一连串准备工作,例如用高剂量化疗或放射治疗去清除癌细胞或骨髓内的坏细胞,及故意降低其抵抗力去迎合外来的干细胞。过程中最令人担心的风险是感染,因为病童即使接触到一些对正常人毫无影响的细菌、病毒、或真菌,都有可能出现致命的并发症,所以他们须接受严密隔离保护。其次是器官损害,尤其是肝和肾,有时情况未必可以逆转。

移植新的造血干细胞后,它们会像种子般在病童的骨髓内每天生长,重新制造出健康的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重建免疫系统。我们会定期抽取病童的骨髓化验,监察各项指数是否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以确定成功植入。

隔离病室
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童须入住于隔离病室,免受感染。
旅程上的紧密伙伴

小朋友都害怕打针吃药,更何况是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令人煎熬的治疗。要纾缓病童和家人在过程中的紧张情绪,心理准备非常重要。我们除了事前详细解释相关程序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外,亦会给他们信心,知道医护团队会在背后给予强大支援,出院后也会紧密跟进。

经过这至少数个月的治疗,医护人员很多时候都会与病童和家人建立起友谊。每当见这一个个战胜病魔的小战士踏出病房,自己的心灵都会感受到无比满足,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撰文: 香港儿童医院儿科顾问医生李伟生
香港儿童医院儿科副顾问医生郑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