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文章 (印刷媒體)
醫管局接辦醫學遺傳服務
一站式貼身支援遺傳病患者
2023年7月11日
成報
為配合基因組醫學發展,醫管局今年 7 月起接辦衞生署轄下的醫學遺傳服務。從此,不論來自公立醫院或私家醫院的新症轉介個案,均會直接安排往香港兒童醫院醫學遺傳科接受一站式遺傳病診斷、治療、後續跟進、輔導及預防服務。新安排既有助縮減病人等候轉介時間,亦能加強為遺傳病患者及其家庭提供跨專業支援。
香港兒童醫院醫學遺傳科顧問醫生陸浩明(左一)稱,醫學遺傳科會為病人提供診斷、治療、後續跟進、輔導及預防服務。
醫管局接辦的服務包括衞生署的遺傳輔導診所、遺傳篩選診所、初生嬰兒普檢化驗和遺傳化驗服務。其中,以往在衞生署遺傳輔導診所跟進的病人,會安排轉到香港兒童醫院醫學遺傳科應診。此外,醫院會為公立醫院的新生嬰兒提供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缺乏症(俗稱蠶豆症)及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足的篩查服務,以及早發現這兩種可引致嬰兒發展遲緩或嚴重併發症的疾病,繼而安排進一步檢驗,盡快展開治療。至於衞生署的遺傳化驗服務,則將在今年底前陸續移交到香港兒童醫院病理學部負責。
香港兒童醫院病理學部亦已接辦新生嬰兒篩查化驗服務。
香港兒童醫院醫學遺傳科顧問醫生陸浩明表示,醫管局統一接辦醫學遺傳服務後,可理順病人轉介過程,縮短病人等候轉介的時間,病人可更快接受診斷及治療。「我們同時亦加強提供診斷服務,可較以往更快完成基因檢測報告,讓病人及早開始接受治療。」
醫學遺傳科助尋病因 成治療曙光
陸浩明表示,遺傳及基因組學正在香港迅速發展,其臨床應用有助醫療團隊及早掌握基因對病人健康和病情的影響,從而為病人制訂適當、精準的醫療評估和治理。「有些病人多年來接受各種治療,但仍未能找出病因。若進行基因測試和診斷,很可能會找到蛛絲馬跡,有助覓出治療新方向。」
陸醫生舉例說,曾有新生嬰兒留醫深切治療部,未能準確診斷出病因,「我們團隊短時間內利用次世代定序儀分析基因,最終確診嬰兒患有遺傳病。醫療團隊隨即改變治療方向,包括考慮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盡早診斷出病因亦能令家長暫時放下心頭大石,積極面對後續的治療及輔導。即使目前沒有治療方法,至少他們知道要對付的是甚麼遺傳疾病,這對家屬及病人而言亦十分重要。」
遺傳輔導服務團隊加強人手優化服務
遺傳輔導服務團隊主要由遺傳學及基因組學專科(兒科)醫生、兒科醫生、護士、遺傳諮詢師和生物信息學家組成,並與其他臨床部門合作,提供高質素的跨專科服務。為配合服務發展,醫管局已增加遺傳諮詢師及生物信息學家的人手,前者主要負責基因檢測前後的諮詢服務,包括向病人及家屬解釋檢測的複雜性,了解遺傳性質及方式、家庭中復發的風險以及預防方法,分析檢測報告等;後者則負責分析數據,將次世代定序儀產生的原始數據,利用電腦程式轉化成病理科醫生能解讀的生物數據,助他們找出基因變異。 陸醫生說:「我們明白患者及家屬在對抗遺傳病的路途中並不容易,我們團隊成員各司其職,互相配合,盡力為病人提供適切治療和支援。」醫管局會繼續密切關注遺傳服務及技術發展,培育人才,為市民提供先進的醫學遺傳服務。
撰文:醫院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