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兒童醫院通訊》
支援全港性項目 守護市民健康

香港兒童醫院匯聚不同專家、先進儀器和兒童為本的設備,一直支援政府及醫管局推行各項醫療策略和措施,惠及全港有需要的市民。
初生嬰兒代謝病篩查
先天性代謝病可導致智力受損及器官衰竭等嚴重後果,因此預防是非常重要的公共衞生措施。初生嬰兒代謝病篩查計劃涵蓋所有在公立醫院出生的嬰兒,參加計劃嬰兒的血液樣本會送往本院,由病理學部利用串聯質譜儀檢測26種代謝病。如偵測到異常個案,便會由先天性新陳代謝科跟進,希望在病徵出現之前及早確診和開始治療,如透過調整飲食及藥物控制,讓寶寶能健康成長。
無創性胎兒染色體篩查
醫管局的無創性胎兒染色體篩查針對唐氏綜合症、愛德華氏綜合症和巴陶氏綜合症。如公立醫院的產科進行第一層篩查時,發現胎兒有高風險患上這些病症,便會將孕婦的血液樣本送交本院作進一步篩檢。
本院會檢驗母體血漿內蘊含的胎兒基因,準確度達99%,更可避免孕婦接受入侵性檢查時(如抽取絨毛和羊水)的流產風險,更加安全。


初生嬰兒免疫缺陷病篩查先導計劃
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SCID)是罕見遺傳病。患者由於基因缺陷,無法保護身體免受細菌、病毒和真菌侵害,可引致反覆感染及死亡。然而,病徵通常出生數個月後才出現,難以及早察覺。
本院去年十月展開先導篩查計劃,為所有參加計劃的公立醫院初生嬰兒提供檢測。確診個案會由免疫科跟進,包括安排保護性隔離及造血幹細胞移植。


香港基因組計劃
本港有不少人患上遺傳相關的疾病,包括一些未能確診的病症和癌症。食物及衞生局正推行香港基因組計劃,透過全基因組測序尋找致病的基因變異,為病人及家屬提供更準確診斷及有效治療。
本院作為計劃其中一個夥伴中心,負責招募合適病人及家屬參與。由醫生、護士、遺傳輔導員、生物信息學家和醫務化驗師組成的團隊會為參加者抽取樣本,轉交香港基因組中心進行測序分析,亦提供測試前後的輔導及臨床轉介。
11 歲的阿軒從小就不時抽筋,但原因不明,需長期服藥控制。他去年再次病發昏迷,被送到深切治療部,一家人之後被轉介至本院參加計劃。其母稱:「他的病好像計時炸彈,一點傷風咳已令我進入作戰狀態,擔心會誘發抽筋,心理壓力很大。我們沒有家族病史,一直心存疑問,奈何專業人士都沒有答案。好幸運可參與此計劃,期望有機會找到病因,對症下藥。」


乙肝疫苗後血清測試
為減低乙型肝炎的母嬰間傳播,衞生署今年一月起,為母親是乙肝患者的嬰兒進行血清測試,以安排沒有足夠抗體的嬰兒補種三劑乙肝疫苗,並盡快轉介受到感染的嬰兒接受治療。
由母嬰健康院轉介的嬰兒會於本院專科門診接受抽血,樣本交予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測試,預計每年涉及三千名嬰兒。
特殊口腔護理服務
衞生署與醫管局合作,在本院專科門診為六歲以下的智障兒童提供口腔護理,包括口腔檢查、補牙、脱牙等,亦可於手術室進行鎮靜或全身麻醉下的牙科治療。
受牙痛困擾的遠仔參加了計劃。牙醫發現他有逾十隻蛀牙,於是在全身麻醉下為他補牙、套上牙冠及塗上氟化物作預防。遠仔媽媽說,以往較難找到合適及收費相宜的牙科服務。「這裡的醫護人員又有耐性又友善。兒子不再害怕,並可合作完成檢查。沒有了牙痛,他亦吃得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