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兒童醫院通訊》
強化護理團隊 應對服務挑戰

護士是醫院的重要支柱。香港兒童醫院啟用以來,個別服務面對護士人手壓力,院方一直高度關注,推出各種措施增加人手,及加強培訓以提升護士的經驗技能,應付運作需求。
其中,九龍中聯網透過特別酬金計劃及調配顧問護師作支援,亦安排伊利沙伯醫院新生兒深切治療部經驗豐富的護士,與本院年資較淺的護士互相輪調。

醫管局總部方面,在高級行政經理(護理)/首席護士長唐華根博士協調下設立了機制,當本院兒童深切治療部接收超過兩名需要機械性心肺支援的病人時,瑪麗醫院心胸外科便會盡快調派護士前來支援。
總部同時負責協調新畢業護士的招聘和分配。唐博士認為,為本院招募護士不能只以量取勝:「兒童醫院是一個卓越醫療中心,護士要處理奇難雜症、掌握尖端科技和相關知識,挑戰性大,但充滿意義。我們要『搵啱人』,主力吸引那些覺得在這少林寺工作是一種光榮的有志之士。 例如,去大學宣傳時開宗明義講解工作實況,讓他們有心理準備,入職後引導他們找到工作的意義和滿足感,更願意留下來發展。」

至於具備甚麼特質的人適合做兒科護士,兒童醫院護理總經理溫月媚分享道:「嬰幼兒不懂表達,護士要觀察入微,憑表情和身體語言理解他們的需要;亦要非常細心,例如藥物劑量稍有差池便足以引起嚴重後果。面對脆弱的病童和憂心的家長,須有同理心及耐性,和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她補充:「特別作為兒童醫院的護士,知識面既要精,也要博!紮實的專科知識和分析力,有助應對罕見複雜個案和新科技。另一方面,我們提倡跨專科一站式服務,護士擔起不同團隊間的協調角色,樣樣都要識一點。」她讚揚同事們有理想、有活力,有求知求進精神:「他們願意接受轉變和挑戰,真的很勇敢、很偉大。」

有系統培訓 支援護士掌握專業技能
迎新課程
為新畢業護士設計的COPPER課程今屆延長至十天,理論實踐兼備,包括運作政策及指引、兒童成長、臨床技巧工作坊、部門參觀,更特別加入抗壓與溝通技巧課。
啟導計劃
兼職資深臨床啟導導師在兩年裡持續督導新護士執行常見的兒科護理程序如派藥、插導管等。
病房導師
每個新護士會獲分派一名所屬病房的導師(帶教),協助盡快熟習新環境,支援日常工作上遇到的疑難。
「三年抱兩」
護士工作頭三年需到兩個不同專科工作以擴闊眼界,累積多元經驗,有利職涯發展。計劃因疫情及人手因素停辦,將於今年稍後恢復,會盡量根據護士意願,安排他們分批前往伊利沙伯醫院的成人部門,或院內其他專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