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管理局
網站地圖

《香港兒童醫院通訊》

交棒:兒童及青少年科

  • 分享 :  
陳志峯教授和黃明沁醫生交談

兒童及青少年科是本院最大的臨床部門。首任部門主管陳志峯教授早在千禧年代已參與推動在香港成立一間兒童醫院:「這是幾代人的夢想!」到醫院終於落成,他便身先士卒,擔起重任:「我覺得建立醫院的文化很重要,如果一開頭做得不好,將來便很難修復。」

陳教授向來兼顧臨床、研究、管理和病人權益工作,總是從容不迫,但原來開院壓力不足為外人道。他坦言:「兒科服務調遷是前所未有的複雜,而病人轉了過來便沒有退路,我們要即時100%投入運作。當時我有很多牽掛,夜裡會收到電話要拆解各樣難題。直至開院兩年後,心臟科也搬了過來,我才敢鬆一口氣,可以釋懷。」

另一個挑戰是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同事盡快融合,而兩間大學的人身處同一屋簷下亦是破天荒。陳教授盡力做到公平、知人善任和加強溝通:「選擇來這裡的,都是有熱誠的同事。我的職責是分配資源,支持不同團隊的好計劃,不會偏袒某一方,希望公帑運用得宜,而同事上班是開心的。」回顧任內工作,他給自己70分,自言建立了文化雛形,團結各方,沒留下大遺憾。

陳志峯教授和黃明沁醫生交談
▲黃明沁醫生(左)感謝陳志峯教授為兒科打好基礎。陳教授分享,處事包容能讓同事有更大發展空間。

黃明沁醫生本身負責新生兒科及腸胃科。籌劃服務的經驗在她心中埋下種子,驅使她承擔更大責任:「我了解到醫院不同層面運作的廣和深,很想為醫院作出更大貢獻,並用另一個身份去支持同事的成長與發展。」

黃醫生形容剛上任的心情,就像第一次踏入新醫院一樣興奮:「我見到每個團隊都作出多方面發展,無論是院內的跨專科服務,還是與地區醫院的支援合作,都是環環相扣,能夠見證確實很有意義。」

她期望提升醫生的知識及技能,例如安排駐院醫生到其他醫院的兒科輪調,並恢復海外培訓,與國際專家交流學習,擴闊眼界。她亦期待與啟德新急症醫院的兒科互相配合,為兒童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兒童及青少年科轄下服務

  • 心臟科
  • 重症治療運送科
  • 皮膚科
  • 內分泌科
  • 腸胃科
  • 血液及腫瘤科
  • 先天性新陳代謝科
  • 新生兒科
  • 腎科
  • 腦神經科
  • 兒童深切治療部
  • 紓緩治療科
  • 呼吸科
  • 風濕及免疫科
  • 兒童及青少年科職員合照
    ▲兒童及青少年科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