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局
网站地图

《香港儿童医院通讯》

骨科团队助病童走得更远

  • 分享 :  
医生利用骨骼模型向家长讲解
▲ 骨科团队会按需要为病童制作3D立体打印骨骼模型,除有助确切了解其骨骼结构,亦可利用软件模拟手术情况,提升准确度和成效。周宏医生(左)正利用模型与家长沟通,解释病童的情况。

本院骨科团队专门治理各种复杂或罕见的儿童骨骼疾病,如髋关节问题、上下肢变形、神经肌肉疾病、骨骼发育不良、代谢性骨病和复杂脊柱侧弯;至于创伤性和一般发育问题,则由地区医院处理。

跨专科治理 高效又安心

矫形及创伤外科顾问医生周宏指,患有复杂骨科病症的病童,身体其他系统亦往往有异常:「本院齐集各个专科,产生协同效应,对临床治疗和科研都有莫大帮助。我们亦可一起向家长清晰解释子女的病情和发展前路,确保病童获得全方位照顾,让家长在掌握资讯下作出决定。」

周医生忆述团队曾为一名代谢病童做下肢矫形手术:「各专科一呼百应,同场进行咽喉检查、眼睛检查和神经传导测试等,一次过解决几个问题,不用重复麻醉,大大减低病人和家属的焦虑不安。」

复康与科技提升治疗成效

要提供全面治疗,周医生强调专职医疗团队不可或缺:「手术只能帮一半,另一半靠复康。例如在坐姿诊所里,骨科医生负责处理病童脊柱和四肢畸形的情况,改善其姿势;治疗师则会评估行动不便病童的承托和日常需要,安排合适的轮椅。这种个人化服务对提升病童生活质素非常重要。」

本院亦引入先进科技以制定针对性治疗和提升临床成效,如设立动态分析实验室,捕捉复杂的变形和步态问题,及购置EOS 系统,为骨骼和神经肌肉病症提供精准与低辐射扫描检查。

动态分析实验室
▲ 患有神经肌肉疾病的病童有机会出现步态偏差。在综合复康中心新设的动态分析实验室中,病童的下肢会贴上反光标记及肌电图感测器,然后在力量感应板上来回行走。12部高速摄影机从多角度捕捉其移动轨迹,找出肌肉及关节的问题所在,协助医生准确分析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医学进步带来新挑战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一些不治之症现已有方法可以控制甚至改善,却衍生另一种挑战。周医生以脊髓性肌萎缩症病童为例,以往终身要坐轮椅,现在有了新药物,他们能站起来走路,但随着成长,一些骨科问题便会逐渐浮现,例如下肢变形和髋关节脱骹,这是全世界都没有先例可循的。他表示:「这些新挑战无疑为儿童骨科创造更大的创新和发展空间,确实令人兴奋。我们可以在国际间分享成功案例,作带头作用,相信能为这些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取得重大进展。」

他期望团队能发展成世界顶尖的小儿骨科中心,帮助患有复杂骨科病症的小朋友,提升他们的治疗成效和生活质素。

EOS X光医学影像系统
▲ 为减低辐射影响及提供更精准影像,放射科最近引入公立医院首个第二代低辐射量X 光医学影像系统。它特别适用于一些需持续接受X 光检查,及患有脊柱侧弯、脊柱后凸、长短脚、髋关节发育不全、O 型或X 型腿等病童。系统仅需少于八秒,便可同步拍摄病人正面及侧面的1:1全身影像,可避免因郁动造成模糊,及后期拼接时的误差。它亦能调节辐射量,较传统X光辐射量最多可以减少八成。

上一篇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