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局
网站地图

病人及家长

首页 病人及家长 了解你的病症 芳香族L-氨基酸脫羧酶缺乏症

芳香族L-氨基酸脫羧酶缺乏症

简介

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AADC)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神经递质疾病,属于神经代谢障碍。

神经递质,例如儿茶酚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和吲哚胺(血清素和褪黑激素),是能够调节大脑中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化学信使。这些化学物质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种功能,包括控制动作和行为、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和调节体温等。

遗传性神经递质缺乏症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与代谢异常、分解异常及转运蛋白缺陷,导致多种复杂的临床征状,包括运动、行为、认知和自主神经系统的问题。AADC缺乏症患者于出生后首十年内有较高的死亡风险。

成因

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AADC酶)是单胺类神经递质(血清素和多巴胺)生物合成的最终酶,而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前体。

AADC缺乏症由DDC基因遗传突变导致,结果是生产出丧失正常功能的AADC酶。

患病率

AADC缺乏症在全球的发病率尚未明确。受创始者突变(c.714+4A>T)影响,AADC缺乏症在某些亚洲族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台湾、日本和中国。创始者突变指在特定族群中由共同祖先遗传得来的基因突变,这些族群通常具地理或文化隔离性,其祖先中有一人或多人携带了这种突变基因。据估计,在美国每64,000至90,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例;在欧盟的比例为1:116,000;在日本为1:162,000;而在台湾则为1:32,000。

遗传模式

AADC缺乏症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遗传,患者需从通常无征状的父母双方各继承一个缺陷基因。

临床征状

AADC缺乏症患者通常有复杂的征状,包括运动、行为、认知和自主神经功能问题。

患者通常于出生时表现正常,征状会出现于婴儿早期,通常在出生后的首六个月。

  • 最常见的非特异性初期征状包括喂食困难、肌张力低下,和发展迟缓
  • 特异性征状包括:
    • 眼肌阵挛(面部和/或眼睛的急性肌张力障碍反应)在大多数患者中常见,通常从婴儿期开始出现。患者的眼球会有间歇或持续的向上或向侧偏斜,可能伴有面部、躯干和/或四肢的不自主动作。轻度发作可能持续数分钟,范围仅限于眼睛。重度发作可能持续数小时,包括全身肌张力异常、呼吸困难和出汗。超过90%的AADC缺乏症患者会出现眼肌阵挛,通常在出生后的首六个月发生,每两到五天复发一次。
    • 运动障碍(尤其是肌张力障碍)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多汗、体温不稳定、眼睑下垂、鼻塞、低血糖发作)
  • 其他常见征状:
    •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和/或过度嗜睡
    • 情绪障碍,包括易怒和焦虑
  • 少于5%患者会发生癫痫发作

如儿童出现原因不明的肌张力减退、运动障碍(尤其是眼肌阵挛)、发展迟缓和自主神经征状,应考虑是否患有AADC缺乏症。

诊断

一般检查

AADC缺乏症的诊断需要完整的临床综合评估和高度警觉。医生将检查你的孩子是否有AADC缺乏症的征状。

  • 通过检验血液、尿液和/或脑脊液,寻找AADC缺乏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通过基因检测进行分子诊断以作确定
香港儿童医院提供的特别检查
  • 香港儿童医院脑神经科团队为疑似患有AADC缺乏症和其他与神经递质相关疾病的儿童提供评估、咨询、诊断检查和治疗。
  • 香港儿童医院可提供神经递质分析的特殊诊断和生化检测,包括脑脊液、靶向基因测序和次世代定序。

治疗与跟进

一般治疗
  • 医疗团队会持续监测和评估AADC缺乏症患者的征状,以评定其疾病程度和个人需要、改善生活质素、尽力提升其功能表现,并减少并发症。由跨专科团队合作提供治理能达到最理想效果。
  • 一些非药物疗法,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可有效改善AADC缺乏症患者的身体机能,需由专业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 现时虽然有药物可缓解征状,但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差异显著,很难实现最佳治疗方案。
  • 基因疗法eladocagene exuparvovec已获欧盟和英国批准,适用于18月龄及以上且经临床、生化及遗传学确诊为重度AADC缺乏症的患者。该疗法亦于2024年11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可用于美国市场。
  • 患者遇到紧急医疗情况时,应立即前往附近的急症室,以获得及时的住院支援和监测。关于AADC缺乏症紧急处理的信件或资讯单张,能为急症室或其他医护人员提供有用的快速参考,以防他们没有接触过AADC缺乏症。
  • 应避免的药物/情况:
    • AADC缺乏症患者应避免使用中枢作用的多巴胺拮抗剂,并不应使用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去治疗恶心。
    • 在恶心呕吐时,最重要的是避免出现脱水和低血糖。患者应避免使用抗多巴胺和抗血清素药物,必要时可考虑使用低剂量的多潘立酮(domperidone)。
香港儿童医院提供的特别治疗方案

香港儿童医院采用跨专科团队模式,为AADC缺乏症患者提供全面诊治。

脑神经科团队由儿科医生、遗传学家、病理学家、护士、营养师、药剂师、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和医务社工组成,并会与不同儿科副专科合作,进一步加强疾病管理。

我们为患者提供住院、日间住院和门诊评估及跟进,同时为地区医院、诊所和家庭提供远端支援。病人与照顾者会学到如何自行在家好好管理病情,同时与团队保持联系,以获得建议和支援。

参考资料及有用资源

  1. 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Deficiency, Nenad Blau GeneReviews®
  2.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Neurotransmitter Related Disorders (iNTD)
  3. 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Rare Disorders
  4. Consensus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AADC) deficiency. Tessa Wassenberg, Marta Molero-Luis, Kathrin Jeltsch et al. Orphanet J Rare Dis. 2017 Jan 18;12(1):12
  5. What is AADC deficiency?
  6. AADC Family Network
  7. Symptoms and impacts of 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AADC) deficiency among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motor function. Kate Williams, Hanna Skrobanski, Katharina Buesch & Sarah Acaster. 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 volume 17, Article number: 128 (2022)

鸣谢

主要作者:王雪娜医生(代表香港儿童医院脑神经科团队)

首次发布:2025年11月

©2025香港儿童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