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局
网站地图

病人及家长

肾病综合症

简介

肾病综合症是指当肾脏功能异常,以致过多的蛋白质通过尿液排出身体。它源于肾脏内微小的过滤器—肾小球受损。当这情况出现时,血液中的蛋白质水平便会下降,导致身体各部位出现水肿,尤其是面部、腿部和足部。

成因

儿童肾病综合症大多数为原发性,即确切原因不明。然而,最新研究显示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患病率

此病较常见于幼童,尤其是男童,患病率为每10万名儿童中约有1.15至16.9例, 发病的中位年龄为二至三岁。

临床征状

肾病综合症的主要征状包括:

  • 身体各部位水肿,尤其是眼周和下肢
  • 泡沫尿
  • 排尿减少
  • 腹痛

诊断

医生会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查以作诊断:

  • 尿液分析,以检测尿蛋白水平。
  • 验血以评估肾功能、血蛋白水平、血脂水平、凝血功能、免疫系统和感染指标。
  • 其他检查以进一步分析潜在病因。

常见并发症

肾病综合症可导致多种并发症:

  • 感染风险增加:类固醇治疗会削弱免疫系统,抗体亦会随着排尿而流失,令感染风险增加。
  • 高胆固醇:随着病情长期持续,血液中负责调节脂肪的蛋白质会逐渐流失,导致高胆固醇。待病情缓解后,胆固醇水平会恢复正常。
  • 静脉血栓:血液浓稠度增加和蛋白质因子的流失可导致血栓形成,尤其是在腿部,并可能导致腿部水肿和疼痛。
  • 肾脏损伤:在罕见情况下,并发感染、脱水及使用某些药物可损害肾功能。

治疗

一般治疗
  • 饮食控制:减少盐分及水分的摄取量,以控制水肿和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 药物治疗:
    • 类固醇(如泼尼松龙):常用口服药物,用于减轻炎症。治疗初期一般需每日服用,为期四至六周,之后改为隔日一次服用四至六周。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处方合适用药剂量。
    • 利尿剂: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水分。
临床进程

根据肾病综合症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可分为:

  • 类固醇敏感型肾病综合症(SSNS):对类固醇反应良好。
  • 类固醇抗性肾病综合症(SRNS):对标准类固醇治疗无反应。

肾病综合症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大多数儿童病情最终会得以缓解,惟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征状可能持续至成年。

香港儿童医院提供的特别治疗方案

对于在类固醇治疗期间出现复发或对类固醇无反应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决定合适的治疗,可能包括以下药物:

  • 左旋咪唑
  • 吗替麦考酚酯(MMF)
  •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FK)
  • 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或阿托珠单抗,用于对其他治疗无效的病例

香港儿童医院亦提供治疗药物监测,透过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来评估治疗成效。

香港儿童医院是患有复杂肾病综合症儿童的的第三层转介中心,包括:

  • 一岁以下出现症状的儿童。
  • 停用类固醇后持续出现蛋白尿的儿童。
  • 对类固醇治疗无反应的儿童。
  • 有严重并发症或肾功能问题的儿童。

对于出现异常征状的患者,或会建议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准确的诊断、预测病情发展、制订个人化治疗方案,并协助进行家庭辅导。

对于12岁以上、有较高风险患上肾炎或对类固醇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肾脏活组织检查,透过抽取少量肾组织样本,在实验室的显微镜下进行化验。

我们的儿童肾科团队将进行详尽的评估,为患者制订个人化的治疗方案。

跟进照顾

患者需定期监测尿液中的蛋白质水平、确保按时接种疫苗(尤其是肺炎球菌和水痘疫苗),并定期覆诊,以监测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参考资料及有用资源

infoKID

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

鸣谢

主要作者:何梓玮医生(代表香港儿童医院肾科团队)

首次发布:2025年11月

©2025香港儿童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