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局
网站地图

病人及家长

首页 病人及家长 了解你的病症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简介

室上性心动过速属于其中一种心律不正。心动过速是指心脏跳动得太快,而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儿童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异常,大约每500名年轻病童中就有一人患有此疾病。常见的发病年龄为新生儿、四至六岁儿童,和青少年早期。虽然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患者或会感到十分不适,但此病很少危及生命,而且在所有年龄都有很大机会能成功治疗。

成因

心脏是一块有四个间隔的肌肉,上方的两个间隔称为心房,下方的两个间隔称为心室。在一个正常的心脏中,控制心跳的电流信号起始于右心房一个称为窦房的区域,之后沿著固定的路径 (心脏中心的房室结)从心房传递到心室。对于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这些信号有时候会出现「短路」的情况,令心跳变快。如心律失常的源头发生在心房或房室结,便被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意思是「心室上方的心跳加快」。常见的原因为心房和心室之间存在额外的电流信号连接,或当心房发出异常的电流信号时,也有机会导致心跳加快。

沃夫—巴金森—怀特症候群(WPW):WPW是一种电导通道出现异常的疾病,导致电流信号由额外的非主要路径传导到心室。它是先天性结构问题,可能会引致心源性猝死,但在儿童中很罕见。

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机会与先天性心脏病有关,如爱伯斯坦氏异常(Ebstein's anomaly)。

临床征状

由于婴儿自身可以忍耐一段短时间的心跳加快,所以患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婴儿不一定立即出现征状。如有征状,它们通常包括:

  • 喂食困难
  • 喂食时冒汗
  • 呼吸比平常快,像喘气
  • 看起来倦怠无力,没精打采

患有上室心动过速的儿童可能没有任何征状。年长一点并能够描述身体毛病的儿童可能会表达出以下征状:

  • 心悸,或有心跳加快的感觉,这可能发生在休息或运动期间,年幼的孩子可能会形容为心脏「卜卜跳」
  • 胸痛(儿童经常将快速或不规则的心跳感觉唤作疼痛)和胃痛
  • 感觉喘不过气来
  • 心脏砰砰作响,像在喉咙里跳动
  • 感到头晕
  • 昏厥

诊断

  • 为了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我们需要记录正在发生的快速心率(如透过触诊量度桡动脉脉搏、用耳朵紧贴病童胸腔聆听心跳声、用听诊器等)
  • 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心电图(ECG)来诊断
香港儿童医院提供的特别测试/检查
  • 运动心电图:适用于运动时出现征状的儿童
  • 携带式活动心电图:连续记录心电图一段时间(通常为24小时,但可延长至数天),适用于频繁出现征状的儿童
  • 心律不正纪录仪:当儿童感到不适时可以即时启动装置以记录心电图,适用于征状历时较短和次数不频繁的儿童
  • 电生理检查:通常很少需要进行这项测试,但可考虑为曾反复出现疑似室上性心动过速征状,但心电图未能记录异常的儿童

治疗

急性期治疗
  • 医护人员会教导儿童及其家人「迷走神经刺激法」,一旦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便可以施行 ,方法包括:
    • 在新生儿和婴儿的前额和鼻梁上用冰敷20-30秒
    • 把幼童(2-5岁)的身体倒转过来,头部朝下
    • 屏住呼吸并用力(「伐氏呼吸法」)
    • 将面部浸入冰冷的水中(潜水反射)
    • 咳嗽
    • 将拇指塞入咀里并吹气(像吹气球)
  • 注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ATP),这药物可在紧急情况下终止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 同步电击整流治疗:传递电击能量以终止心律异常
  • 尽量让过程显得有趣,在平日没有心动过速时可预先模拟练习,这样你的孩子便不会太过害怕,并更能配合指示
长期疾病管理
  • 对于只属轻度和不频繁发作的儿童,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
  • 对于发作频繁、历时长、难以终止,或影响运动参与的儿童,便有需要进行治疗
  • 治疗选择包括药物治疗或导管消融术
  • 药物如乙型(β)受体阻断药可用作减慢心率,数据显示药物对儿童安全和有效,能降低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但有机会产生发恶梦和影响胃口等副作用
香港儿童医院提供的特别治疗方案

导管消融术是儿童心律不正的其中一种安全和有效的非外科治疗方法。过程中医生会使用幼小的导管,通过腹股沟或手臂的血管到达心脏,然后烧毁或冻死心律失常区域的组织。

通过导管消融术,我们可以消除引起心律失常的电流信号。当异常的电流信号消失时,就能缓解心律不正的情况。

导管消融术对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有相当高的成功率。只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它有可能会破坏正常的传导系统,导致心脏传导阻滞而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如异常的电流通道非常接近房室结,或直接在房室结里面(房室结性心动过速),有关风险会相对增加。

导管消融术的成功率为87-98%,复发率为10-15%,这视乎心律失常的位置。发生心脏传导阻滞的风险低于1%,整体来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1%)。整个治疗程序需要数小时,而大多数儿童可以翌日出院。

跟进照顾

  • 当孩子怀疑患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医护人员会教导父母自行评估心率的方法
  • 父母和患者亦会学到适合其年龄使用的迷走神经刺激法,和在甚么时候需要使用紧急救援服务,包括:
    • 征状长时间仍未被缓解
    • 使用迷走神经刺激法后,依然不能停止发作
    • 昏厥
  • 医生会定期安排门诊跟进,以评估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情控制和/或调校药物
  • 儿童可如常参与学校的体育活动

参考资料和有用资源

  • Children’s Heart Federation (UK)
  • Walsh MA, Gonzalez CM, Uzun OJ, et al. Outcomes From Pediatric Ablation: A Review of 20 Years of National Data. JACC Clin Electrophysiol. 2021 Nov;7(11):1358-1365.
  • Dubin AM, Jorgensen NW, Radbill AE, et al. What have we learned in the last 20 years? A comparison of a modern era pediatric and congenital catheter ablation registry to previous pediatric ablation registries. Heart Rhythm. 2019 Jan;16(1):57-63.
  • Philip Saul J, Kanter RJ et al. PACES/HRS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use of catheter ablation in children and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Developed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Pediatric and Congenital Electrophysiology Society (PACES) and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 (HRS). Endorsed by the governing bodies of PACES, HRS,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European Pediatric and Congenital Cardiology (AEPC). Heart Rhythm. 2016 Jun;13(6): e251-89.
  • KT Wong, TC Yung, KS Lun, et al. Ten-year Experience of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of Accessory Pathways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 HK J Paediatr (New Series) 2005; 10:257-264.
  • Borquez AA, Williams MR. Essentials of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for the Pediatrician. Pediatr Ann. 2021 Mar;50(3): e113-e120.

鸣谢

主要作者:郭爕义医生(代表香港儿童医院心脏科团队)
首次发布:2024年3月

©2024年香港儿童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