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管理局
網站地圖

《香港兒童醫院通訊》

獲獎放射影像團隊施法
檢查安全又好玩

  • 分享 :  
電腦掃描檢查
▲每次成功的電腦掃描都是團隊成員通力合作的成果。病童初次檢查經驗良好,就會更信任醫護人員,更願意配合其後診治。

造影檢查是不少病童的必經之路。本院放射科與麻醉及全期手術醫學科合力為病童提供安全和輕鬆的環境,拍攝清晰影像以助診斷治療,剛獲醫管局頒發優異團隊獎。

友善環境免緊張

放射科部門主管簡以靈醫生表示:「我們把檢查室佈置得像不同主題的遊樂場,紓緩病童緊張情緒。」曾有一名骨癌病童因痛楚難當,一直不願離開病床。有次他被送到電腦掃描室,被周圍的卡通吸引,想伸手觸摸,團隊乘勢逗他玩和鼓勵他,成功令他轉床檢查,父母感動得當場落淚。

數碼造影室
▲踏進太空船主題的數碼造影室,病童可幻想自己在漫遊星際。

創新模式省流程

本院放射科服務另一大特色是麻醉科團隊的充份參與。麻醉科醫生除了為病童提供事前評估,更會在場施行鎮靜麻醉,大大提升檢查成功率,病童亦無需在院內不同部門間折騰。麻醉及全期手術醫學科部門主管袁文英醫生稱:「我們會全程監察病童狀況,調校麻醉藥劑量,確保安全及可盡快復原。」部門運作經理莫依丹說:「病童檢查後會由手術室護士照顧,他們可直接於復甦房出院回家,免卻住院的不安,亦可更善用病床資源。」

做足功夫 麻醉非必然

然而,團隊仍會盡力避免不必要的麻醉。例如,合適的半歲或以下嬰兒可參與「食飽就瞓計劃」,由家長預先調校寶寶的睡眠和吃奶時間,到檢查時剛好吃飽有倦意,便會自然睡着,安定地接受掃描。

簡醫生憶述,曾有一名患黏多醣症的幼童需接受磁力共振檢查,其頸部需要擺放在正確角度才能拍攝,但由於他的頸椎異常,擺動不當恐怕會壓住神經線。為降低風險,團隊希望保持他清醒,若有不適可即時表達。然而,不麻醉又如何令他半小時內不動?團隊於是與物理治療師及遊戲治療師合作,利用模擬器跟他反覆綵排,逐步建立信心,最後真的不用麻醉,令人鼓舞。

輻射顯影劑齊減

輻射對兒童身體影響較大,尤其是一些要不時覆檢的病童。放射科部門經理黎永德稱,團隊成功透過研究,更精確地按病童的體重調低電腦掃描儀的電壓,產生足夠X光射線確保影像質素,同時能將輻射及顯影劑用量減至最低,提升安全。

放射科與麻醉及全期手術醫學科團隊
▲放射科與麻醉及全期手術醫學科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