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局
网站地图

关于香港儿童医院

专题文章 (印刷媒体)

特训医护照顾儿童需要  香港儿童医院提供接种新冠疫苗服务

2022年2月22日
成报

专题文章:特训医护照顾儿童需要 香港儿童医院提供接种新冠疫苗服务
(承蒙《成报》准予转载,谨此鸣谢)

在第五波疫情下,危殆和严重的个案比起过往几波疫情而言,更明显以长者或儿童居多,所以现时重中之重,是要好好守护长者和小童。医管局呼吁若家中有老有幼者,应尽快安排他们接种新冠疫苗。政府早前已在港九新界共设立三间专门为5至11岁儿童接种复必泰疫苗的「儿童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其中一间位于香港儿童医院。该院的中心自2月16日开始运作,至今已为逾四千名儿童注射复必泰疫苗。

设于香港儿童医院B座大堂的「儿童社区疫苗接种中心」
设于香港儿童医院B座大堂的「儿童社区疫苗接种中心」,现已为5至11岁儿童提供接种复必泰疫苗服务。

小朋友大多害怕打针,该院为减低儿童的忧虑和紧张,特意在现场各处摆放了卡通欢迎牌及海报,营造轻松气氛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而小朋友打针后亦会得到小礼物做纪念。这些措施都有助给予小朋友一个良好正面的打针体验。此外,院方制作了单张(可在医院网站下载),给家长一些贴士,为小朋友打针做好心理准备和舒缓情绪。

同时,医院亦特别训练相关医护处理儿童在现场可能出现的一些状况。护士会在打针前评估小朋友的合作程度,照顾他们的需要,例如教家长将子女扶抱在自己双腿上,用手臂扣实,增加安全感,亦可防止他们害怕时拨开针筒而发生意外。院方亦有教导护士如何识别儿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的征状,如指著喉咙表示痕痒、声音沙哑、呼吸困难、出疹、双唇肿胀等;而驻场的医生都接受过「儿科高级生命支援术」培训。

负责统筹中心运作的香港儿童医院儿童及青少年科副顾问医生郭美均表示,中心内设指定房间作稀释及抽取疫苗之用。由于5 至11岁儿童注射的份量很小,只是成人及青少年剂量的三份之一(即0.1毫升经稀释的疫苗),因此整个预备疫苗的过程要非常精准,亦要确保卫生,故必须在药剂师的监督下,由具备无菌制药经验的配药员进行。

药剂部人员用针筒抽取已稀释的疫苗,并贴上标签
由于儿童注射的份量很小,药剂部人员小心翼翼地用针筒抽取已稀释的疫苗,并贴上标签,确保无误。
营造轻松气氛 减儿童忧虑

她提醒,儿童打针前要有足够休息和水分,不要空肚前来。因疫苗是在大腿注射的,打针当日可穿着合适服装(如短裤或裙子),方便打针。儿童打针后,需于休息区观察15至30分钟,打针后一星期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减低出现心肌炎或心包炎的风险。一般而言,打针的常见副作用包括轻微发烧、接种部位少许红肿或疼痛,通常是轻微和暂时性的,会在数日内消失。不过,如回家后情况恶化、副作用几日后都无消失,或出现气促、心悸、胸口痛等心肌炎或心包炎征状,应立即看医生。两剂复必泰疫苗应相隔最少12个星期。

中心运作首日带同一对子女来接种疫苗的王先生称,一家人无可避免要外出和接触不同的人,很容易染疫,如果没有打针而得到重症的话,后果可以非常严重,甚至死亡,即使康复亦可能有后遗症,所以他在网上预约开通后,便立即为子女预约接种疫苗。

他自己与太太已经接种,希望以身作则,但亦尊重子女意愿,让他们自己选择是否打针,和打哪一款疫苗。一家人打针前做足功课,一同看新闻和儿科医生主持的网上疫苗讲座,了解不同疫苗的分别和接种后的好处。十岁的姊姊说:「我本来是有点害怕的,但听完医生讲解,知道疫苗副作用不会超级大,就放心下来。」八岁的弟弟亦清楚第二针是在三个月后才接种。

王先生带子女接种疫苗
王先生与一对仔女在打针前做足功课,了解接种疫苗的好处和两款疫苗的分别。

香港儿童医院的「儿童社区疫苗接种中心」设有10个疫苗注射房间。中心有独立出入口,与医院其他区域及人流分隔开,减低交叉感染风险。家长须自行于政府的网上预约系统进行预约,或透过学校集体预约,不设即日筹。

撰文:医院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