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管理局
網站地圖

關於香港兒童醫院

專題文章 (印刷媒體)

特訓醫護照顧兒童需要  香港兒童醫院提供接種新冠疫苗服務

2022年2月22日
成報

專題文章:特訓醫護照顧兒童需要 香港兒童醫院提供接種新冠疫苗服務
(承蒙《成報》准予轉載,謹此鳴謝)

在第五波疫情下,危殆和嚴重的個案比起過往幾波疫情而言,更明顯以長者或兒童居多,所以現時重中之重,是要好好守護長者和小童。醫管局呼籲若家中有老有幼者,應盡快安排他們接種新冠疫苗。政府早前已在港九新界共設立三間專門為5至11歲兒童接種復必泰疫苗的「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其中一間位於香港兒童醫院。該院的中心自2月16日開始運作,至今已為逾四千名兒童注射復必泰疫苗。

設於香港兒童醫院B座大堂的「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設於香港兒童醫院B座大堂的「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現已為5至11歲兒童提供接種復必泰疫苗服務。

小朋友大多害怕打針,該院為減低兒童的憂慮和緊張,特意在現場各處擺放了卡通歡迎牌及海報,營造輕鬆氣氛和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而小朋友打針後亦會得到小禮物做紀念。這些措施都有助給予小朋友一個良好正面的打針體驗。此外,院方製作了單張(可在醫院網站下載),給家長一些貼士,為小朋友打針做好心理準備和舒緩情緒。

同時,醫院亦特別訓練相關醫護處理兒童在現場可能出現的一些狀況。護士會在打針前評估小朋友的合作程度,照顧他們的需要,例如教家長將子女扶抱在自己雙腿上,用手臂扣實,增加安全感,亦可防止他們害怕時撥開針筒而發生意外。院方亦有教導護士如何識別兒童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時的徵狀,如指著喉嚨表示痕癢、聲音沙啞、呼吸困難、出疹、雙唇腫脹等;而駐場的醫生都接受過「兒科高級生命支援術」培訓。

負責統籌中心運作的香港兒童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副顧問醫生郭美均表示,中心內設指定房間作稀釋及抽取疫苗之用。由於5 至11歲兒童注射的份量很小,只是成人及青少年劑量的三份之一(即0.1毫升經稀釋的疫苗),因此整個預備疫苗的過程要非常精準,亦要確保衛生,故必須在藥劑師的監督下,由具備無菌製藥經驗的配藥員進行。

藥劑部人員用針筒抽取已稀釋的疫苗,並貼上標籤
由於兒童注射的份量很小,藥劑部人員小心翼翼地用針筒抽取已稀釋的疫苗,並貼上標籤,確保無誤。
營造輕鬆氣氛 減兒童憂慮

她提醒,兒童打針前要有足夠休息和水分,不要空肚前來。因疫苗是在大腿注射的,打針當日可穿着合適服裝(如短褲或裙子),方便打針。兒童打針後,需於休息區觀察15至30分鐘,打針後一星期內避免劇烈運動,以減低出現心肌炎或心包炎的風險。一般而言,打針的常見副作用包括輕微發燒、接種部位少許紅腫或疼痛,通常是輕微和暫時性的,會在數日內消失。不過,如回家後情況惡化、副作用幾日後都無消失,或出現氣促、心悸、胸口痛等心肌炎或心包炎徵狀,應立即看醫生。兩劑復必泰疫苗應相隔最少12個星期。

中心運作首日帶同一對子女來接種疫苗的王先生稱,一家人無可避免要外出和接觸不同的人,很容易染疫,如果沒有打針而得到重症的話,後果可以非常嚴重,甚至死亡,即使康復亦可能有後遺症,所以他在網上預約開通後,便立即為子女預約接種疫苗。

他自己與太太已經接種,希望以身作則,但亦尊重子女意願,讓他們自己選擇是否打針,和打哪一款疫苗。一家人打針前做足功課,一同看新聞和兒科醫生主持的網上疫苗講座,了解不同疫苗的分別和接種後的好處。十歲的姊姊說:「我本來是有點害怕的,但聽完醫生講解,知道疫苗副作用不會超級大,就放心下來。」八歲的弟弟亦清楚第二針是在三個月後才接種。

王先生帶子女接種疫苗
王先生與一對仔女在打針前做足功課,了解接種疫苗的好處和兩款疫苗的分別。

香港兒童醫院的「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設有10個疫苗注射房間。中心有獨立出入口,與醫院其他區域及人流分隔開,減低交叉感染風險。家長須自行於政府的網上預約系統進行預約,或透過學校集體預約,不設即日籌。

撰文:醫院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