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局
网站地图

《香港儿童医院通讯》

音乐治疗 让病童在玩乐中康复

  • 分享 :  
一名病童在病床上把玩乐器
▲ 简单的风铃琴与一对沙槌,让身处深切治疗部的病童乐在其中,这正是音乐治疗的功效。

本院获汇弘基金会慷慨捐款支持,在病房引入定期的音乐治疗服务,为卧床病童送上美妙乐韵和力量。

音乐治疗能纾缓焦虑、减轻痛楚及转移注意力,还有其他好处。注册音乐治疗师曾如恩解释︰「我们以音乐作为工具,达致身、心、社、灵及认知目标,改善病童身体机能、协调度、专注力及情绪表达能力。另外,音乐是一个媒介,有助加强病童跟照顾者和医护人员的连结,一同参与互动。」

度身订造治疗歌单

治疗内容是为每名病童度身订造的。其中接收性治疗以聆听为主,治疗师会在床边用结他、键盘等弹奏病童喜欢的歌曲,甚至可以加入父母创作的摇篮曲,加深彼此联系,也是心灵寄托。

由病童作主导

至于主动性治疗,病童会被邀请合奏,同时融合训练,例如唱歌可增强肺活量。当中使用的乐器以简单吸引为主,病童无需任何经验,亦不会因身体限制阻碍参与。例如色彩鲜艳的「雨声棒」,连婴儿都懂得玩。

病童在即兴创作过程中,亦会得到力量及自信。「病童经常要按指示做各种检查和治疗。音乐能制造空间,让他们自己选择乐器及演奏方式,开心之余能赋予自主性。」曾如恩补充。

关于音乐治疗,我想说的是…

曾如恩弹结他
不止玩音乐
「我们要学习心理学、行为学和脑神经学等知识,及音乐即兴技巧,引导病童自由玩奏,达致治疗目标。」

注册音乐治疗师曾如恩

梁嘉恩医生
有助临床治疗
「曾有一位需用呼吸机的病童,每当妈妈唱歌时,其含氧量及心跳变得稳定。外国经验显示,音乐治疗可减低深切治疗部病童镇静剂的用量。」

儿童及青少年科顾问医生梁嘉恩

病童滢滢抱玩雨声棒
可见的进步
「女儿十分享受音乐治疗。看到她由不懂交换手拿雨声棒,慢慢学识在没有声音时将它倒转,在大小肌肉、手眼协调及认知方面都有进步,令我很感动。」

滢滢妈妈

病童柏进与曾如恩合奏
带来正能量
「儿子会跟著旋律节奏把玩小乐器,和治疗师合奏。经历多次手术的他展现出的笑容及正能量,对我是一种治愈及安慰。」

柏进妈妈

按此观看音乐治疗服务介绍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