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
简介
动脉导管是胎儿的正常结构,它是连接主动脉和肺动脉的一条小血管,出生后不久便会自然关闭。如果它持续流通(即动脉导管未闭,简称PDA),便属于一种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由于肺动脉中的血压通常低于主动脉的血压,PDA会令主动脉的血液分流到肺动脉。PDA对血流造成的影响视乎分流到肺部的血液量,而这取决于PDA的大小。
临床征状
患有小型PDA的儿童可能没有任何征状。他们通常是在进行其他疾病或健康检查时,碰巧出现心脏杂音而被发现。
中型或大型PDA会导致大量血液分流到肺部,引致心脏衰竭和肺动脉高压。视乎年龄,儿童或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喂食困难和生长受限的征状。
诊断
除了典型的身体表征外,PDA还可以透过二维超声心动图(心脏和血管的超声波)诊断出来。这是一种非入侵性的检查方式,在门诊或日间病房都可以轻易进行。
治疗
药物
如果出现心脏衰竭,可以处方药物来控制征状。在特殊情况下,例如患有严重PDA的早产儿可以尝试使用药物来促使它关闭。不过,药物闭合并不适用于足月婴儿和儿童。
介入性心导管术
PDA治疗现在主要透过「经导管封堵术」进行。此程序于心导管室进行,病童在全身麻醉下,由医生透过腹股沟的血管插入导管,将闭塞装置或闭塞线圈输送到未闭合的动脉导管。它只需要在腹股沟开两个小切口,因此创伤较手术小,平均住院时间为三天。病童之后会于门诊覆诊,定期接受胸部X光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然而,经导管封堵术可能不适合某些新生儿或体型较小的婴儿。
外科手术
标准的外科手术会在左胸切口,然后对未闭合的动脉导管进行结扎。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在深切治疗部留夜观察,并放置伤口引流管,一般可以在手术后第二天移除。手术后住院时间比经导管封堵术略长,而门诊跟进则与之相似。外科手术通常应用于不适合进行经导管封堵术的小婴儿。
鸣谢
主要作者:陈羲舜医生(代表香港儿童医院心脏科团队)
首次发布:2024年3月
©2024年香港儿童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