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
簡介
放射科為病童提供多項醫療造影及介入服務。我們的團隊成員包括放射科醫生、放射師、護士及物理學家。部門配備先進造影技術,而檢查室環境及儀器均特別為照顧嬰兒、小童及青年的獨特需要而設。我們更憑著病童為本的造影服務,榮獲2021年度醫管局優異團隊獎。
服務範圍
數碼造影
數碼造影系統利用X光及接收器進行平面造影,如胸腔造影。系統能於數秒內成像,並以數碼格式傳送作存檔及報告之用。

超聲波檢查
超聲波檢查不涉及任何輻射。檢查時會為病童塗上導電凝膠,再以探頭在其身體進行掃描。超聲波應用廣泛,由嬰兒腦部及腹部,至表面及體積細小的器官如甲狀腺及關節等,亦可於細針抽取活組織檢查,或在引流程序期間提供導引。

透視造影
透視造影檢查利用X光產生即時影像,並可輔以顯影劑顯示器官的功能及生理狀態。常見的應用包括上下消化道、吞嚥,及排尿膀胱尿道造影檢查。

數碼減影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療
數碼減影血管造影透過注射顯影劑,及以數碼科技減去背景的骨骼及器官阻隔,從而產生清晰的血管影像。介入治療程序包括抽取組織及引流、血管腔內程序如放置周邊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等。

電腦掃描
電腦掃描利用輻射提供快捷準確的身體部位斷層影像。這些影像經過處理後,可呈現身體三維結構,有助醫生診斷及制訂治療方案,配合顯影劑使用更可顯示血管形態結構,及突顯潛在病因。
電腦掃描儀是一個大型機器,中間有一個圓洞,看起來像個大「甜甜圈」。孩子躺在檢查床後,會被送進「甜甜圈」接受電腦掃描,以拍攝所需影像。電腦掃描檢查很快速,只需數秒。為了獲得清晰的診斷影像,孩子需要在掃描過程作出適當配合。若需使用顯影劑進行檢查,孩子在事前必須禁食,並可能需要置入静脈導管,以注射顯影劑。

磁力共振
磁力共振(MRI)是一種不涉及任何輻射,而可提供橫切面造影的技術。它利用強磁場和電磁波從體內水分子的質子獲取訊號,並結合先進的電腦技術,產生複雜的人體影像,以助作出精確診斷。由於涉及強大磁場,進行磁力共振掃描前及期間,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指引,以確保孩子及工作人員安全。
磁力共振機器就像一條小隧道,檢查床會在隧道中移動,將孩子送到適當位置進行檢查。由於在檢查期間,掃描儀會產生固有噪音,孩子必須配戴聽力保護裝置。另外,由於磁力共振檢查時間較長,如孩子無法在過程中保持靜止,便可能需要鎮靜或麻醉。如需使用顯影劑進行檢查,孩子可能需置入靜脈導管,以注射顯影劑。

雙能量X光骨質密度檢查
雙能量X光骨質密度檢查使用極低輻射劑量,檢測體內骨質密度,以評估骨質強度及預測骨折風險。檢查過程簡單快捷,是現今診斷骨質疏鬆的最常用檢查方法。

EOS X光檢查
EOS是個低輻射量的X光醫學影像系統。它特別適用於一些需持續接受X光檢查,及患有脊柱側彎、脊柱後凸、長短腳、髖關節發育不全、弓形腿(O形腿)或膝外翻(X型腿)等兒童。檢查時間僅需數秒便可同步拍攝正面及側面的1:1的全身影像,可避免因郁動造成模糊,及後期拼接時的誤差。

核子醫學
核子醫學檢查服務現由伊利沙伯醫院提供。
下午2時至5時